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四顺饮

猜你喜欢

  • 嗽唾脓痰

    证名。又名嗽吐脓痰。小儿咳嗽而咯脓痰的病证。多为感受风热邪毒,熏灼于肺,痰热内蕴,热壅血瘀,蕴酿成脓所致。可用桔梗汤,或苇茎汤加鱼腥草、红藤、银花。

  • 牙槽风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牙槽风初起先齿痛不已,后牙根肉浮肿,紫黑色,或出血,久则腐烂而臭。”多由阳明痰毒邪火上薰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可选用五味消毒饮、清胃散等加减。参见骨槽风条。

  • 妊娠外感白苔舌

    孕妇外感见白苔,为外感风寒或里虚寒证。若舌苔白浮滑,症见身热,恶寒无汗,脉浮者,为外感风寒,宜辛温解表。若舌白嫩湿润无苔,不见表证者,为里虚寒证,宜温中散寒(见《伤寒舌鑑》)。

  • 螓(qín 秦)舌

    病名。属舌衄。《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因心膈蕴积热毒,而生于舌,老者难医,少者尤可;若(舌上)有孔,则全症也,或有一、二孔,其中流血,或在左右,有黑心。”治宜清热、凉血、止血。可选用三黄凉膈散、犀

  • 庭孔

    【介绍】:见廷孔条。

  • 肝主目

    肝开窍于目,其经脉连目系,上至额,与督脉会于巅。肝的精气盛衰,可影响视力的强弱;肝火上炎,可见两目肿赤,肝虚则见两目干涩、视物不明。《灵枢·脉度》:“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 全生指迷方

    方书名。又名《济世全生指迷方》。3卷。宋·王贶撰于12世纪初。明代以后原书失传。今本4卷,系编《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辑出后改编而成。卷1为诊脉法;卷2~4为寒证、热证、风湿、疟疾、痹证、劳伤等2

  • 小儿寒证

    证名。《幼幼集成》:“小儿寒证有七:面白,粪青白,肚虚胀,眼珠青,吐泻无热,足胫冷,睡露睛。此皆虚寒,忌用寒凉。”《儿科醒》:“小儿属寒之症,有外感有内伤,有症变虚寒,三者不同,治法各异。”外感寒邪,

  • 伏梁

    古病名。①指心积症。《灵枢·邪气藏腑病形》:“心脉,……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难经·五十四难》:“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治宜伏梁丸等方。参心

  • 走马疳

    走马牙疳的简称。《外科正宗》卷十一:“走马牙疳,言其患迅速,不可迟治也。乃痧痘余毒所中,又有杂病热甚而成者。初起牙龈作烂,随即黑腐作臭,甚者牙龈脱落,龈傍黑朽;不数日间,以致穿腮破唇。”详见走马牙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