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噤口痢

噤口痢

病名。指痢疾而见饮食不进,食即吐出,或呕不能食者。见《丹溪心法》卷三。又名禁口痢,常见于疫痢湿热痢重症等病程中。多因湿浊热毒蕴结肠中,邪毒亢盛,胃阴受劫,升降失常所致。亦有见于久痢,脾肾虚寒中气败坏者。症见不思饮食,呕恶不纳,下痢频繁,肌肉瘦削,胸脘痞闷等。治疗可选用清热、解毒、辟秽、降逆和补益脏气等法。困疫毒而致者,宜清热解毒,用黄连温胆汤;久痢脾胃损伤者,宜补脾健胃,用参苓白术散菖蒲、粳米。《丹溪心法》创用人参石莲黄连一法,徐徐呷下。《医学心悟》用开噤散。亦有用荷叶、陈仓米二味同炒煎服。《时病论》卷三:“大抵初痢噤口,为热瘀在胃口,故宜苦燥。若久痢口噤不食,此胃气告匮,……惟大剂参、术,佐以茯苓甘草藿香木香、煨葛之属,大补胃气,兼行津液,乃可耳。”本病可见于中毒性菌痢,部分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疾患。参见痢疾条。

猜你喜欢

  • 风寒湿

    风、寒、湿三种邪气互相结合而成的致病因素,为痹证的主要病因。《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 蜞蜍著人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即蛭食。详该条。

  • 冲浊

    冲,深也。指色泽深沉晦浊。《灵枢·五色》:“冲浊为痹。”张景岳注:“痹病在阴,肉骨受之,故色冲而浊。”

  • 蓼子朴

    见《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为黄蓬花之别名,详该条。

  • 肝泄

    病证名。指怒伤肝经,木克脾土所致的泄泻。《证治汇补·下窍门》:“肝泄者,忿怒所伤,厥而面青,必兼胁满。”《医学入门·泄泻》:“肝虚忿怒所伤,木克脾土,门户不束,厥而面青,当归厚朴汤,或熟料五积散去麻黄

  • 牙齿虫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牙齿虫,是虫食牙,又食于齿,亦令牙齿疼痛。皆牙齿根有孔,虫居其内,食牙齿尽,又度食余牙齿。”参见牙虫、齿虫条。

  • 白喉正将

    见《白喉忌表抉微》。该书把治白喉的最上品药称为正将。云:“此系大中至正之药,极稳极效。”并进一步分为上层镇药、次层润药、中层消药及下层导药四者。详药将上层镇药、次层润药、中层消药、下层导药各条。

  • 至剂

    峻猛而量大的药剂。《灵枢·终始》:“(少气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

  • 试水

    指妊娠末期或临产,胎水早破者,或胎水破而未生者。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七。亦称试月,包括试水症。①周登庸《续广达生篇》:“胎未足月,先破水衣,而腰不痛,名曰试水,又名试月,非正产也。”②刘斋甫《妇科三

  • 革脉

    脉象之一。《脉诀指掌病式图说》:“革者,沉伏实大,如按鼓皮。”后世一般认为脉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者为牢脉。主亡血失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