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喉痈

喉痈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包括咽喉各部所发之痈疡。因其发生之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如:发于喉关者名喉关痈;发于喉关里部者名里喉痈;发于喉之两旁者名夹喉痈;发于口腔上腭部者名上腭痈;发于颌下者名颌下痈;发于舌下如生一小舌样,连喉肿痛者名(chā插)舌喉痈;发于颏下正咽喉之外,内喉关不通,外形漫肿痛甚者,名外喉痛。详见有关各条。多因六府不和,气血不调,肺胃热蕴,风热痰火邪毒之气上冲咽喉,或过食辛辣醇酒炙煿厚味所致;或“因喜怒忧思悲恐惊,以伤七情郁结成痈毒生喉间”(《疮疡经验全书》卷一)。症见咽喉肿起,疼痛甚剧,焮红漫肿,吞咽呼吸均受累。全身可有寒热大作,发病迅速,痰涎壅盛,呼吸困难等。治宜疏表清热,解毒消肿。用银翘散清咽利膈汤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等加减。外吹冰硼散,或脓熟时于高肿处以刀针刺破排脓。并以银花薄荷甘草连翘桔梗煎水漱口,经常保持口腔清洁。

猜你喜欢

  • 饮家

    指平素患有水饮病的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 清凉拈痛膏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五方。如意金黄散一两,樟脑末三钱。和匀,用生石灰块三至四斤,清水泡开,水高出石灰二、三指,露一宿,将石灰面上浮起油水结如云片者,轻轻带水倒入碗内,凡水一碗,对香油一碗,

  • 增损三黄石膏汤

    《伤寒温疫条辨》卷四方。石膏八钱,僵蚕(酒炒)、豆豉各三钱,蝉蜕十个,薄荷、黄芩、黄连、黄柏(盐水炒)、栀子、知母各二钱。水煎去渣,入米酒,蜜冷服。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五心烦热,两目如火,鼻干面赤,舌

  • 五痔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即牡痔、牝痔、脉痔、肠痔、血痔的合称。详各该条。

  • 夏春农

    【介绍】:见夏云条。

  • 内损

    病名。出《肘后方》卷四。即内伤,详该条。

  • 性味

    同气味,详该条。

  • 血虚月经过少

    病证名。属月经过少证型之一。多因素体虚弱,久病失血伤阴,或脾胃损伤,生化之源不足,冲任血虚所致。症见月经量少,或点滴一、二天便净,色淡红、质稀。面色萎黄,头晕心悸,小腹空痛等。治宜补血益气健脾。方用人

  • 气嗽

    病证名。见《肘后备急方》。可因肺虚邪气壅塞所致。如肺虚而阴冷之邪上攻于肺者。《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六:“肺主于气,若肺虚,则风寒入于经络,而成咳嗽也。此皆由脏腑不调,阴阳否塞,阳气外虚,阴气内积,邪冷之

  • 五臭之一,腐为水臭,入通于肾,故为肾之臭。《素问·金匮真言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类水,……其臭腐。”临床上,病人或其排泄物发出腐臭,或者病人对腐臭有异常的感觉,常是肾经受病的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