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吴勉学

吴勉学

【生卒】:十六世纪

【介绍】:

明代文人。字肖愚。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生平事迹未详。辑有《唐乐府》等书。他对医学很注意,曾校刊和辑刻不少医书。其中如《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河间六书》、《痘疹大全八种》等,在传播医药知识方面,有一定影响和贡献。

猜你喜欢

  • 驳骨丸

    经验方。见《外伤科学》(广州中医学院)。自然铜30克,乳香、没药各15克,土鳖虫9克。为细末,每服1.5~3克,开水或温酒冲服,日一至二次。功能活血祛瘀,接骨续筋。治跌打损伤,骨折。

  • 毛刷子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苦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 日华子

    【介绍】:五代药学家。一说宋药学家。姓大、名明,《鄞县志》记载为四明(今浙江鄞县)人,《古今医统》记载为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对药物很有研究,在诸家本草和当代用药经验的基础上,以药物的寒温、性味、华实

  • 气收

    指气机失常而主要表现为收敛闭郁,不能正常宣发舒布的病理状态。为《内经》九种气机逆乱病证之一。《素问·举痛论》:“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多因感受外寒或里寒过盛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诸气源流》:

  • 看产人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

  • 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材放在锅内加热,炒至一定要求。炒时不加辅料叫清炒;加辅料同炒的有:麸炒、土炒、米炒、酒炒、醋炒等。

  • 食积喘逆

    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二。即食喘。详该条。

  • 叱腮

    病名。指患喉痹时合并腮腺肿痛者。《本草纲目》稻附方:“喉痹、叱腮。用糯米三升,……水调如膏药,贴项下及肿处,一夜便消。干即换之。当令湿为妙。”

  • 痘后羸瘦

    病证名。《幼幼集成》卷六:“凡儿素常肌肥,痘后羸瘦,虽能饮食,而不为肌肤,乃气血虚故也。治之须明阴阳,不可偏胜。偏阳则伤血,偏阴则伤气,愈见乖离矣。阴日宜服参苓白术散,阳日宜服当归养荣汤。”

  • 厥逆头痛

    病名。指寒厥头痛。《兰室秘藏·头痛门》:“有厥逆头痛者,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又称脑逆头痛。症见头痛连及齿痛,四肢厥冷,面青呕吐。治宜温中散寒,用羌活附子汤、白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