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本草纲目》,又名小儿唇紧、紧唇、紧唇疮、沈唇。指唇疮所致的口唇紧急,难于开合的症状。《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脾胃有热,气发于唇,则唇生疮,而重被风邪,寒湿之气搏于疮,则微肿湿烂,或冷或热,
全舌色红,有两条纵行灰色干燥苔。见于温热病,为内热炽盛,邪结胃腑之象,证见壮热谵语、循衣摸床、神昏撮空等,急用苦寒泄热攻下(见《伤寒舌鉴》)。
指五味所走的脏器组织。①《灵枢·九针》:“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②《灵枢·五味》:“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咸先走骨。”《素问·至真要大论》“先走”作“先入”,其义
七怪脉之一。脉跳时隐隐约约,去时一跃而消逝,如虾游之状。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孕妇临产、忽然呕吐,或胃气虚寒,或冬月去里衣太早下体受寒,或胎上逼心气逆而呕,治宜和胃温中顺气,加催生之药。……宜温胃汤。”(肉桂、半夏、厚朴、陈皮、香附、当归、川芎、车
见《中医方药学》。即玉米轴,详该条。
病名。《喉科心法》:“又名舌菌风,生于大舌中间,初起红肿如豆,渐大如菌,腐烂无皮,若成莲花形、鸡冠形,口流臭津,或患上血出不止者不治。由心火挟风,或思虑伤脾,燔灼之毒,留踞而成。”参见舌疳条。
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原指用灸法治阴虚内热证的错误方法,导致虚者更虚、实者更实。后世引作批评医者滥用补泻之语。
出《灵枢·经水》。即手太阴肺经,见该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初生不啼。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