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丛书名。简称《医统正脉》。明·王肯堂辑。刊于1601年。共44种。辑录自《内经》起至明历代医家的重要医著,如《素问》、《灵枢》、《甲乙经》、《中藏经》、《脉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脉诀》、《类证活人书》、《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儒门事亲》、《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垒元戎》、《汤液本草》、《丹溪心法》、《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外科精义》、《医经溯洄集》、《证治要诀》、《伤寒琐言》等。为医学丛书中较有影响者。

猜你喜欢

  • 胎儿

    从怀孕六月至分娩阶段的幼体,为胎儿,亦名胎婴。《慈幼论》:“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俱热,得寒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幼幼集成》:“胎成之后,阳精之凝,尤仗阴气护养,故胎婴在腹,与母同呼吸。”因

  • 风瘙隐疹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即瘾疹。详该条。

  • 产后乳无汁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属缺乳范畴。参见该条。

  • 扁骨

    ①指颅盖、肩胛等形如板、无髓腔的骨。《素问·骨空论》:“扁骨有渗理腠,无髓孔,易髓无空。”②经穴别名。《太平圣惠方》:“扁骨,在肩端上两骨间陷者中。”所指即肩髃穴。《针灸聚英》作肩髃穴别名。详该条。

  • 经迟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经行后期。详该条。

  • 至虚有盛候

    见《顾氏医镜》。指虚弱证发展至严重阶段时,出现类似盛实的假象。如心下痞痛,按之则止,色悴声短,脉来无力的虚证,病甚则见胀满不食,气郁不舒,二便不利等盛候。参见真虚假实条。

  • 痰疟

    病名。疟疾之一。《证治汇补·疟疾》:“痰疟,因夏月多食瓜果油面,郁结成痰,热多寒少,头疼肉跳,吐食呕沫,甚则昏迷卒倒。寸口脉浮大者,吐之;关脉弦滑者,化之;若胸满热多,大便燥实,大柴胡汤下之。”《杂病

  • 黄昏嗽

    又名黄昏咳。指咳嗽每在黄昏时发者。多因肾虚虚火上炎所致。亦有因食积痰湿引起。《丹溪心法·咳嗽》:“黄昏嗽者,是火气浮于肺,不宜用凉药,宜五味子、五倍子敛而降之。”《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黄昏

  • 常用经穴解剖学定位

    经穴著作。上海第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组编绘。本书系参照有关针灸文献用解剖学方法对常用的经穴部位及针法、主治等加以整理编成。书后并附插图。1960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 鱢嗽

    病名。鱢音骚,臭也。指肺受外邪所致的咳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备急五嗽圆,治五种咳嗽。一曰上气嗽,二曰饮嗽,三曰鱢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皆有肺受风寒,气不宣通所致。”亦指传染性咳嗽。《不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