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银海精微》:“热气蓄聚伤胞,所以胞合。”参见胞肿如桃、目疡等条。
即掌中。详该条。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因小肠有病引起的水肿,为小儿浮肿的一种类型。由于小肠热郁,水湿内停,湿热相搏,注入下焦所致。临床症状为浮肿,小腹急满。治宜清热利湿,用导赤散加减。
病名。①《外科启玄》卷二:“其色青,其形生于肝脏部位,足之大趾端,胁肋之次,其症寒热头项痛,眼中有火光感,口苦胁痛,小便难,面青,宜用小柴胡汤内加托里解毒之剂。”②紫靥疔之又名。见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铁苋之别名,详该条。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方。续随子十四粒。为末,水煎去滓,放冷顿服,当吐泻愈。治血黄,病人三日鼻中出血,大小便亦见血,心间烦闷,腹中有块,痛如蛇咬,吐逆喘粗。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防风散痧汤,见该条。
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即阴蚀。详该条。
见《皇汉医学·产科发蒙》。即儿枕痛。详该条。
即痧药丸,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