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小儿厥证之,又名小儿阴厥。系由阳气衰于下,阴寒过盛,以致阳虚则阴凑之而见手足厥冷的证候。《寿世保元》:“阴厥者,始得之,身冷脉沉,四肢厥逆,足踡卧,唇口青,或自利不渴,小便色白,宜四逆理中汤之
【介绍】:唐代医家。对《素问》有较深的研究。王冰注解《素问》前,曾向元珠先生学习请教。
指肾。肾藏元阴与元阳,故称。参肾条。
胁肋。《灵枢·本脏》:“广胸反骹者,肝高。”张志聪注:“骹者,胸胁交分之扁骨内膈,前连于胸之鸠尾,旁连于胁,后连于脊之十一椎。”
病证名。五脏水肿病之一。指脾阳虚困,不能运化水湿所致的水肿。《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参见水肿、十水条。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后两胯痛、连臀俱酸痛者,由坐草久,劳伤筋脉,稳婆试水太早所致,治宜养血温经。或风冷乘于下焦,恶血停滞亦能作痛,宜调荣汤。”(白术、杜仲、牛膝、萆薢、独活、陈皮、肉桂、乌
病证名。①指外感、内伤咳嗽经久不愈者。《济生方·咳嗽》:“外则六淫所伤,内则七情所感,连滞岁月,致伤五脏,遂成劳咳者多矣。”即劳嗽。参见该条。②指劳伤五脏而致者。《医学入门》卷五:“劳咳,五劳虚咳也。
出《开宝重定本草》。为仙茅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12卷,已佚。
出《脉经》。即绝产。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