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医家。字敏之。原并州榆次(今山西榆次)人,后迁卫州。中进士,历任龙图阁直学士、史馆修撰等职。曾校刊古医书,并撰有《素问误文阙义》,佚。
病名。即暑泻。《不居集》卷二十一:“暑泄,夏月暴注水泄。”《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又有暑泄,因受暑邪,烦渴,尿赤,自汗面垢,暴泻如水。宜茹令汤、桂苓甘露饮。”详暑泻条。
病名。又名鼻生红线。认为是因饮酒所致的一种怪病,故云祟。《疡医大全》卷十二:“鼻中生红线一条,长尺许,少动则痛欲死。”治疗以硼砂、冰片各一分,研为末,人乳调匀,轻点红线中间。
①《灵枢经》篇名,通,精通;天,各人的天然禀赋。本文指出要精通人的不同特点而论治,故名。内容根据人的禀赋不同,及阴阳偏盛偏衰和不盛不虚的道理,把人划分为五种类型。即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
综合性医书。2卷(一作4卷)。明·程玠(一作程介)撰。刊于1600年。上卷论述伤寒及伤寒诸证,并将各脏(包括五脏及命门)脉证及24脉,以图说、提要的形式予以介绍,附治疗方剂165首;下卷分述多种内科杂
症名。出《素问·逆调论》。多因阴气虚,阳气盛,或复有风寒外束所致。《脾胃论·脾胃胜衰论》:“若脉弦气弱自汗,四肢发热,或大便泄泻,或皮毛枯槁发脱落,从黄芪建中汤。”《证治汇补·发热章》:“四肢蒸灼如火
艾绒制成的圆锥形艾团,其大小根据需要而定,小的如米粒,多用于直接灸;大的如蚕豆,多用于间接灸。制作时务求紧实。
病名。①性交时精泄不止之症。《医宗必读·遗精》:“更有久旷之人,或纵欲之人,与女交合,泄而不止,谓之走阳。”治宜益气回阳。用独参汤、参附汤等方。②遗精之俗称。详遗精条。
【介绍】:宋代官吏。字华父。蒲江(今四川蒲江)人。著《学医随笔》1卷。
病证名。指发斑属于实热性者。见《此事难知》。又名阳斑。《阴证略例》:“阳证发斑有四,有伤寒发斑,有时气发斑,有热病发斑,有温毒发斑,斑斑如锦纹,或发之面部,或发之胸背,或发之四末,色红赤者,胃热也,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