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岩
【介绍】:
晚清医家。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世医出身,其父包三鏸长于喉证,岩承家业,长于妇科,撰《妇科一百十七症发明》一书(1903年刊行),另有《研究录》一书(又称《包氏研究录》,1912年刊行)。
【介绍】:
晚清医家。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世医出身,其父包三鏸长于喉证,岩承家业,长于妇科,撰《妇科一百十七症发明》一书(1903年刊行),另有《研究录》一书(又称《包氏研究录》,1912年刊行)。
《外科精要》方。犀角、琥珀各一钱,人参、朱砂、茯神(一作茯苓)、酸枣仁各二钱,冰片一字(一作一分)。为末,用蜜收膏,每服弹子大一块,麦门冬煎汤化下,日五次。治咽喉口舌生疮。
病名。见王士雄《潜斋医学丛书简效方》。《备急千金要方》中有治阴宽大令窄小方的记载。可能指阴道松弛、阴道壁膨出的病症。王士雄主张“肥皂荚子浸去黑皮,用其白肉,加白芨、五倍子、蛇床子、石榴皮、甘松、山奈、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八。即阴挺。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茅膏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系指疽生于耳轮。《证治准绳·疡医》:“或问耳轮生疽何如?曰,是名耳发疽,属手少阳三焦经,风热所致,六、七日渐肿如胡桃,或如蜂房之状,或赤或紫,热如火,痛彻心是也。”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用五味
①见《丹溪心法》。即虫白蜡。②出《名医别录》。为蜂蜡之一种。各详该条。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产后大便便血因血虚风热客于大肠所致。治宜清大肠风热加补血药中,……宜清金散。”(防风、黄芩、生地、丹皮、当归、炒蒲黄、地榆、白芍、川芎、槐花、杜仲炭、甘草、泽兰、炒阿胶)
证名。《伤寒九十论·脐中出血》:“本少阴证,而误汗之,故血妄行,自脐中出。……予以治少阴之本,而用姜附汤。”本证亦有由肾火外越而致者,宜用六味地黄汤加骨碎补等药。
【介绍】:见翟良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即地骷髅,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