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丁瓒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水苦荬之别名,详该条。
痰证之一。指因七情郁结,肺脾气滞,郁而生痰者。又名结痰、顽痰、老痰。《症因脉治》卷二:“郁痰即结痰,顽痰。郁痰之症,胸满饱胀,九窍闭,懊憹烦闷,或咽中结核,睡卧不宁,或肠胃不爽,饮食有妨,或气逆不利,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金荞麦之别名,详该条。
皮肤上细小的皱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面多少理。”
见《广东中药》。为土荆芥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证治准绳》中的一种,又名《幼科准绳》。9卷。明·王肯堂撰。刊于1602年。本书综括整理明代以前有关儿科文献编成。卷1证治通论及初生门;卷2~9将儿科诸病分属五脏,列为心、肝、脾、肺、肾五大类。
证名。见《证治准绳·喘》。指肾虚不能纳气的气喘。多由喘证久延,或大病后元气受伤,真阳虚惫,肾气不能归元,孤阳浮越所致。《医贯·喘》:“真元耗损喘,出于肾气之上奔。其人平日若无病,但觉气喘,非气喘也,乃
指儿生下时,头上戴有膜一片,粘腻如胶者。
【介绍】:清代医家。字半千。湖北江夏人。抄辑有《奇方类编》2卷(17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