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五方。荆芥、防风、赤芍药、玄参、陈皮、蝉蜕、炒苍术、白藓皮各一钱,连翘、大黄(酒洗)各一钱五分,厚朴(姜炒)、甘草各五分。加竹叶三十片,水煎,食远服。治椒疮、粟疮。
病证名。见《异授眼科》。指宿翳之顽固不易消退者。参见宿翳条。
【介绍】:宋代人。撰《守论纂要》10卷,佚。
见伤寒指掌条。
指阴茎或者性机能。如“阳事不举”、“阳事衰弱”。
出《疡科选粹》卷一。即桑柴火烘法。见该条。
病名。明·周慎斋《秘传女科》:“阴户生疮名天马疮。”详阴蚀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白背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头项部牵强不舒作痛。多因邪在肌肤或遏阻经络所致。《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外感表证,宜发散解表。如久病项强,多属痹证,宜祛风化湿、舒经活络。痉病初起,亦
证名。呕吐之一种。呕吐一般有声有物,若有物而无明显呕声,则称为吐。《卫生宝鉴·补遗》:“有物无声,名曰吐。”详呕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