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阳
【介绍】:
见昌阳条。
【介绍】:
见昌阳条。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五痔方》1卷。
【介绍】:清代文人兼医生。字载韩,号绎庵,又号琢崖,晚年自称胥山老人。长于诗文,兼通医学。在医学方面,辑有《医林指月》(丛书名。共收集十二种医书,刊于1767年,并校注《慎斋遗书》刊于1949年)。
见《四川中草药通讯》(1):30,1972。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与温针对举。指单纯针刺之法。
见《湖南药物志》。为芒种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浊火闭阻五脏脉络的五官歪斜症。《慎斋遗书》卷七:“似中风之证,其类不一,要皆阳气闭塞,浊火冒明所致。盖气行则脉行,脉行则五官正,气滞则脉滞,脉滞则五官歪。滞于肝则目邪,滞于心则舌邪,滞于肾则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旋覆花之处方名,详该条。
即拔罐法。因古代用兽角做拔罐疗法的器具,故称。详拔罐法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详开天门条。
方书著作。又名《新编近时十便良方》、《备全古今十便良方》,简称《十便良方》。40卷。宋·郭坦撰。刊于1195年。书名“十便”,指本书对读者有十种便利。主要以选用方药少而精,配合日常习见药品组成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