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养阴清热

养阴清热

清法之一。用滋阴养液的药物治疗阴虚发热的方法。例如:心阴不足心火亢盛,表现为心烦不得眠,午后发热,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用黄连阿胶汤肺热阴虚,表现为干咳少痰,或咳嗽带血,午后发热,颧红,舌红苔少,口干咽燥,脉细数等症,用百合固金汤加减;肝肾阴虚,表现为五心烦热,两颧发赤,潮热盗汗咽干口燥小便黄赤,舌红干少津,脉细数等症,用知柏八味丸温热病后期,症见夜热早凉,热退而无汗者,用青蒿鳖甲汤

猜你喜欢

  • 筋会

    八会穴之一。《难经·四十五难》:“筋会阳陵泉。”阳陵泉属于胆经穴,胆与肝相表里,肝主筋。故称筋会。凡筋肉拘急或弛缓不收等症,皆可酌情取用。

  • 脉溢

    病名。即毛窍出血。详见该条。

  • 疳病攻眼症

    病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小儿疳眼,详该条。

  • 医方一盘珠

    综合性医书。一名《增补医方一盘珠》。10卷。清·洪金鼎纂。刊于1749年。卷1总论运气、经络、脏腑、脏象及外淫诸病;卷2~4内科杂病;卷5外科;卷6~7女科;卷8~9小儿科;卷10眼科。每种疾病首载医

  • 大拇指头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凡五尸者……又灸两手大拇指头,各七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作奇穴,名大拇指头。治肾炎水肿。

  • 章虚谷

    【介绍】:见章楠条。

  • 马蜞啮人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三十八。即蛭食。详该条。

  • 干呕

    证名。出《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指呕而有声无物吐出者。《诸病源候论·呕哕病诸候》:“干呕者,胃气逆故也。但呕而欲吐,吐而无所出。”有胃虚气逆者,宜橘皮竹茹汤、吴茱萸汤。有胃中寒者,宜半夏干姜

  • 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合称。六气太过、不及或不应时,影响到人体的调节适应机能及病原体的孳生传播,成为致病的邪气,则称为六淫。六淫为外感病(包括一些流行性病和传染病)的病因,其致病自外而入,故

  • 紫花秧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牛含水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