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明代医僧。居住在歙县(今安徽歙县)北八十里的箬岭上,长于针灸,用细毫针治病,有良效。
见尚论篇条。
【介绍】:宋代医生。与生平不详。撰有《简验方》1卷,已佚。
病名。指呼吸急促,喉中痰鸣如水鸡声者。《医学正传》卷二:“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谓之哮。”《医宗必读》卷九:“哮者与喘相类,但不似喘,开口出气之多,而有呀呷之音,呷者口开,呀者口闭,开口闭口,尽有声音,
【生卒】:七世纪【介绍】:唐代医家。曾任右监门府长史等官职。公元657年,奉命与李世勣、孔志约等二十多人共同编撰《新修本草》。公元659年书成,由政府颁行天下。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又与徐恩恭、唐临
病名。即乳蛾左右两侧峙发者。见《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见乳蛾条。
病名。系指患乳蛾而喉核溃烂者。多由肺胃热毒薰蒸咽喉所致。《喉科指掌》卷三:“此症因肺胃郁热,红肿烂斑大痛,难于饮食。”详烂头乳蛾条。
间接灸之一。《医宗金鉴》:“疳瘘恶疮,诸药不验者,取蛴螬剪去两头,安疮口上,以艾灸之,七壮一易,不过七枚,无不效者。”蛴螬即金龟子的幼虫,功能行血祛瘀,化结散滞,故能灸治恶疮、瘘管等症。
指热乳伤胃而致的吐泻。《幼科发挥》:“伤热乳者,物出热,面赤唇燥者是也。”临床多伴有四肢温,口渴等。治以清利和胃为主,宜六一散,煨生姜煎汤调服。
病名。见清·黄岩《眼科纂要》。多由痰浊瘀血凝滞而成。本症初起,睑生硬结,色白而坚,日久渐大,如杯如升。治宜消痰化湿,散结行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