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六脉

猜你喜欢

  • 洪玉文

    【介绍】:见洪金鼎条。

  • 热可制寒

    治疗寒证,当以热药制之。如附子汤、附子细辛汤,治太阳、少阴之寒;四逆汤、理中汤治脾肾之寒;吴茱萸汤、乌梅丸治肝寒;青龙汤治肺寒;薤白汤治心胸之寒;回阳救逆汤统治里寒;桂枝汤治表寒。《汤液本草》卷上:“

  • 相思豆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即相思子,详该条。

  • 黄姜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姜黄,详该条。

  • 鸡脚骨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白马骨之别名,详该条。

  • 万氏家传伤寒摘锦

    见伤寒摘锦条。

  • 子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即妊娠肿胀兼有喘满的病症。多因平素脾肾阳虚,内有水气湿邪,孕至六、七个月胎体渐长,腹大异常,影响气机升降,运化输布失常以致水湿停聚,而出现遍身浮肿,腹胀喘满。宜温阳健脾

  • 大肠募

    见《千金要方》。即天枢。

  • 侧卧位

    针灸体位名。见卧位条。

  • 十度(duó 夺)

    古诊法。出《素问·方盛衰论》。度,衡量测度。古代有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等五度,五度有虚有实,合称十度。用针前,先辨别十度,可以较准确地进行补泻刺法。参见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