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论注

伤寒论注

书名。①清·柯琴编注。4卷。书成于1669年。柯氏在编注此书时,贯串“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的思想,对《伤寒论》原文逐条逐句加以研究、校正。编法上的特点是“以证为主”,如麻黄桂枝、白虎、承气汤证等,各以相关条目归纳类聚,柯氏予以阐析、注疏,条理比较清楚,并能充分发挥个人见解。在《伤寒论》注本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刊本颇多,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伤寒来苏集》排印本。②清·王丙撰。6卷。撰年不详。王氏按《千金翼方》卷9~10所辑《伤寒论》原文,并据《脉经》参校后作为原文定本加以注释。卷1~2,论太阳病各主要方剂用法;卷3~5,谈其它各经病状及治法;末卷述伤寒宜忌,发汗、吐、下后病状等内容,并附杂方。本书经陆懋修校正,改名《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原刻入《世补斋医书后集》中。此外,王氏于本书后复有《伤寒论附余》2卷,列述冬温温疟风温温毒湿温寒疫诸病,并附《伤寒例新注》、《读伤寒论心法》、《迴澜说》、《时节气候诀病法》各一卷,亦均经陆氏校正。③明·史闇然、清·陈亮斯均曾撰《伤寒论注》,书未见。

猜你喜欢

  • 喘疾

    病证名。指呼吸急促,伴有咳嗽的证候。一般多因肺气虚弱,内有顽痰宿饮,一旦外感寒热之邪,以致内与痰饮交阻,肺失宣降,则成喘疾。《证治准绳》:“小儿喘急,重于咳嗽,然有虚实冷热之分。”治实热,宜辛凉开肺,

  • 医宗撮精折肱漫录合刊

    丛书名。明·黄承昊辑。作者将自著《医宗撮精》(一名《医宗摘要》)、《折肱漫录》二书合辑,并加评注以阐发原意。《医宗撮精》系将薛己《内科摘要》及其所注《名医杂著》纂录编成。《折肱漫录》,详该条。

  • 郑广文

    【介绍】:见郑虔条。

  • 校注妇人良方

    见妇人良方条。

  • 疮疡发寒热

    证名。见《外科理例》卷一。指患疮同时出现发热恶寒的症状。因其荣卫不行,经络阻塞,疮毒焮发所致。治宜清热解毒兼解表,方用葛根汤,或升麻汤;若脓成而见之,多为气虚血虚所致,宜托里、调补气血,方用四君子汤,

  • 十五络

    又称十五络脉、十五别络。十二经脉各有一支别络,加上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共为十五络。有网络全身,沟通表里内外的作用;在辨证及治疗上亦有一定意义。《灵枢·经脉》:“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

  • 双龙搅水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人对练,同取弓步,一手撑腰一手伸直握拳,两人脉门相对,用力大幅度转动肩关节。

  • 冷心痛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指因寒所致的心痛。症见心痛绵绵不休,喜暖喜按,肢冷,溺清不渴,脉迟微细。治宜温化为主。《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外受寒,当温散;内受寒,当温利;久则寒必郁,当疏解

  •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名。指腰椎间盘破裂,髓核突出,挤压椎间神经根引起的腰腿疼痛,属闪腰岔气和闪挫腰痛范畴。多因强力举重及扭闪所致。轻者腰痛,经休息后可缓解,再遇轻度外伤仍可复发或加重。重者腰痛,并向大腿后侧及小腿后外侧

  • 肩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疵痈、丁疽。出于肩中廉(肩峰中部)名肩中疽;生于肩前廉(肩峰前侧),名乾疽;生于肩后廉(肩峰后侧),名过肩疽。多因风热郁结,或负重所伤,瘀血凝结而发。患处若高肿红活,焮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