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论注

伤寒论注

书名。①清·柯琴编注。4卷。书成于1669年。柯氏在编注此书时,贯串“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的思想,对《伤寒论》原文逐条逐句加以研究、校正。编法上的特点是“以证为主”,如麻黄桂枝、白虎、承气汤证等,各以相关条目归纳类聚,柯氏予以阐析、注疏,条理比较清楚,并能充分发挥个人见解。在《伤寒论》注本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刊本颇多,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伤寒来苏集》排印本。②清·王丙撰。6卷。撰年不详。王氏按《千金翼方》卷9~10所辑《伤寒论》原文,并据《脉经》参校后作为原文定本加以注释。卷1~2,论太阳病各主要方剂用法;卷3~5,谈其它各经病状及治法;末卷述伤寒宜忌,发汗、吐、下后病状等内容,并附杂方。本书经陆懋修校正,改名《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原刻入《世补斋医书后集》中。此外,王氏于本书后复有《伤寒论附余》2卷,列述冬温温疟风温温毒湿温寒疫诸病,并附《伤寒例新注》、《读伤寒论心法》、《迴澜说》、《时节气候诀病法》各一卷,亦均经陆氏校正。③明·史闇然、清·陈亮斯均曾撰《伤寒论注》,书未见。

猜你喜欢

  • 许环山

    【介绍】:见许梦熊条。

  • 胎垢

    ①见《妇科易知录》:“虽已受孕,亦有月经依旧时下者,谓之胎垢。”即激经。详该条。②见清·鲍相璈《验方新编》卷五。即鳞体。见该条。

  • 子死腹中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又称胎死腹中、死胎。多因跌仆闪挫,气血逆乱;或母患热病,热毒伏于冲任;或误服毒药,药毒伤胞;或母体素虚,冲任气血虚少;或胎儿脐带缠颈气绝致死等,致胎儿死于母腹内。当急下死胎。

  • 六脏

    ①指心、心包络、肝、脾、肺、肾(《此事难知》卷上)。②指心、肝、脾、肺、肾(左肾)、命门(右肾)。《难经·三十九难》:“五脏亦有六脏者,谓肾有两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

  • 秦伯未医文集

    医论医话类著作。吴大真、王凤岐整理。此书共收集秦氏医学论文38篇,涉及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方药运用及中医工作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并包括部分秦氏信函。1983年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朝食暮吐

    证名。出《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指早晨所进食物,至日暮吐出。也有傍晚所进食物,至第二天早晨吐出,称暮食朝吐。多属反胃范畴。《金匮要略心典》卷下:“夫胃为阳,脾为阴。浮则为虚者,胃之阳虚也;涩

  • 鸡脑壳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小贯众之别名,详该条。

  • 凌云

    【介绍】:明代医家。字汉章,号卧岩。归安(今浙江吴兴)人。精于针灸经脉之学,明孝宗赐任太医院御医。著有《经学会宗》、《子午流注图说》等书。

  • 翁自昭

    【介绍】:见翁晋条。

  • 产乳

    ①《备急千金要方》指分娩。②病名。指临产时忽然晕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