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明理论

伤寒明理论

书名。4卷。金·成无己撰。约刊于1156年。卷1~3扼要地辨析了伤寒50种证候的病象和病理,“使习医之流,读其论而知其理,识其证而别其病,胸次了然而无惑”(本书严器之序)。卷4专论方药,选《伤寒论》常用方20首,强调配伍制使的关系,并以经典医著结合个人体会加以分析。本书为学习《伤寒论》的补充读物。建国后有排印本。

猜你喜欢

  • 转脉漏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多由起居、饮食失节,复为邪毒内侵而致。症为初起颈项肿块,疼痛寒热,日久化脓破溃,渗流脓水。宜内服连翘散。相当于颈部化脓性或结核性的窦道。

  • 断绝

    证名。又称断泄。见《医宗金鉴》卷十九。详断泄条。

  • 鼻针麻醉

    针刺麻醉法之一。是在鼻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麻方法。即按针麻要求在鼻针刺激点上针刺以进行各种手术。临床上根据肺主皮毛的理论选取鼻部肺穴为各种手术的基本穴;并根据手术部位选取相应刺激点作配穴。操作方

  • 玉翳遮睛

    病证名。出《银海精微》。又名玉翳浮满、玉翳浮瞒、玉翳浮睛。起病多因肝经风热,病久反复者,又属肝肾不足。《银海精微》:“初则红肿赤脉穿睛,渐渐生白翳膜,初起时如碎米,久则成片,遮瞒乌睛,凝结如玉色,名曰

  • 瓜萎

    出《针灸甲乙经》。即栝楼,详该条。

  • 参附养营汤

    《温疫论补注》卷上方。当归、炒干姜、人参、白芍药各一钱,生地黄三钱,炮附子七分。水煎服。治温病下后,反痞满者。

  • 锁眉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笔筒草之别名,详该条。

  • 一阳一阴

    脉的阴阳兼象之一。如脉浮而兼涩。《难经·四难》:“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

  • 念珠藤

    见《广州植物志》。为阿利藤之别名,详该条。

  • 孔穴

    即腧穴。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称引《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后《备急千金要方》又载:“凡孔穴在身,皆是脏腑荣卫血脉流通,表里往来,各有所主。”参见腧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