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以攻为补

以攻为补

治法术语。指通过攻邪的方法达到补虚的目的。《景岳全书·传忠录》:“或宜以攻为补,或宜以补为攻,而得其补泻于微甚可否之间,斯尽善矣。”病本属虚,但病之虚系因邪气侵凌正气,正气受损而致,且此时病情虽虚但尚可耐受攻邪,则宜用攻邪之法祛除邪气,邪去则正安,而虚证可以渐复,这就是以攻为补的治法。如《伤寒论》治少阴病因邪热亢盛而致津液严重亏损,用大承气汤急下存津,即属此法。

猜你喜欢

  • 尾桩骨折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尾骨伤。见尾闾骨伤条。

  • 热哮

    证名。见《类证治裁·哮症论治》。指肺热炽盛,痰壅气升所致的哮吼。多在夏月暑火旺盛时发作。症见哮喘痰鸣,烦热燥渴等。治宜清肺泄热,佐以顺气化痰,如桑白皮汤、白虎汤加黄芩、枳壳、栝蒌等药。《鸡鸣录·哮喘》

  • 三焦痈

    病名。指位于丹田处的痈。《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丹田隐隐而痛者,三瞧疽也。上肉微起者,三膲痈也。”由湿热遇寒凝结而成。证为寒热往来,二便秘涩。治法见小肠痈条。

  • 补辑肘后方

    方书。3卷。晋·葛洪原著,梁·陶弘景增补,尚志钧辑校于1983年。此书为《肘后方》的增补辑佚本。尚氏从唐宋医书及类书如《千金方》、《外台秘要》、《证类本草》、《幼幼新书》、《本草纲目》、《医心方》、《

  • 两阳相熏灼

    两阳,指风温病邪及艾火或温针等温热之法。《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谓阳热的病证误用艾灸或温针熏迫汗的方法,火邪与阳热两种阳邪互相熏蒸燔灼,会导致

  • 裹圈舌

    详红晕边黑舌条。

  • 胡宪丰

    【介绍】:清代医家。字骏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研究伤寒学,对《伤寒论》十分尊崇,与车宗辂(质中)共撰《伤寒第一书》(1780年)。

  • 内伤半身不遂

    病证名。指半身不遂不由外邪所致者。多因气血凝滞,脉络不通,或痰火内作,饮酒酿湿,流踞经络而成。症有缓急。《症因脉治》卷一:“或一手、一指,先见麻木,一年半载,渐渐不能举动,此病起于缓者;或痰火内作,忽

  • 左转藤灰

    见《四川中药志》。为海金沙之别名,详该条。

  • 徐大业

    【介绍】:见徐大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