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小儿热厥,详小儿厥证、小儿热厥条。
推拿手法名。用右手全掌复盖于病人脐部,手掌不移动,缓慢、柔和地反复作顺时针方向的旋压,着力点依照小鱼际、掌根、大鱼际、四指端的次序周旋。必要时,左手可按在右手手背上以辅助用力。有温通气血,缓解胃痛等作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丢了棒之别名。详该条。
《张氏医通》卷十三方。防风、炒酸枣仁、人参、当归各一钱,远志一钱二分,橘红、菖蒲、天南星(泡)、茯苓各八分,羌活、炙甘草各五分,生姜五片。水煎,不拘时服。治心虚惊悸,不能言。
【介绍】:见朱煜条。
相当于颊车穴。又称曲隅。《灵枢·杂病》:“顑(顋)痛,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立已。”马元台注:“此穴在耳下曲额端,动脉环绕一周,故曰曲周也。”
经外奇穴名。《太平圣惠方》:“张文仲传神仙灸法,疗腰重痛,不可转侧,起坐难,及冷痹,脚筋挛急不可屈伸,灸曲踿两文头,左右脚四处各三壮。”《针灸集成》列作奇穴,名膝旁。位于腘窝横纹之两端,每肢二穴,左右
证名,又称小便利多、漩多。《证治要诀·大小府门》:“小便多者,乃下元虚冷,肾不摄水,以致渗泄。”症见小便次数增多而清长,或夜间尿多,并可见腰膝痠软,畏寒肢冷,精神困倦等症。治宜温肾固摄,用附桂八味丸、
【介绍】:南宋医家。早年学医,专心研究妇产诸病,收集诸家有关妇产杂病的论述和有效验方,于1165年(隆兴三年)撰《女科济阴要语万金方》2卷。
病证名。指小儿因惊而成的癖疾,惊、癖并存之证。其癖系由惊气与痰涎相搏所致。盘旋胁间,或在左,或在右,常作惊啼。治宜涤痰化癖。用礞石滚痰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