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亟(qì 气)

亟(qì 气)

①指气。《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张景岳注:“亟,即气也。观阴阳应象大论曰:精化为气。即此藏精起气之谓。”②与极通。

猜你喜欢

  • 刘元宾

    【生卒】:约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医家。字子仪,自号通真子。精通方脉,著有《通真子补注王叔和脉诀》、《通真子续注脉赋》、《脉诀机要》、《脉要新括》、《诊脉须知》、《通真子伤寒诀》、《伤寒括要》、《神巧

  • 耳毛

    附于耳孔附近的小毛。有防止异物进入外耳道的作用。

  • 下胎方

    《景岳全书·妇人规古方》卷六十一引《广济方》方。天花粉四两、肉桂、牛膝、豆豉各三两。为末,水煎,分三次服,每隔一小时一次。用于催产,并治胎死不下。

  • 脾气不足

    即脾气虚。详该条。

  • 擎珠毒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手心毒。见该条。

  • 上燥治气

    叶桂治疗上部燥证的经验。见《临证指南医案》。秋燥外袭,伤人肺气,症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咽喉干痛,甚或痰中带血。宜辛凉润肺,或结合清气,用桑叶、杏仁、玉竹、沙参、梨皮、香豉等药,侧重气分治疗。

  • 阳气盛

    ①阳气偏盛出现的热证。《灵枢·淫邪发梦》:“阳气盛则梦大火燔焫。”②阳气旺盛。《灵枢·口问》:“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 伤风咳嗽

    病证名。指咳嗽由外感风邪引起者。《症因脉治》卷二:“伤风咳嗽之症,憎寒,壮热,头痛,眼眶痛,自汗,恶风,鼻塞,涕流,痰结肺管,咳嗽不已。”《明医杂著》卷二:“春若伤风咳嗽,鼻流清涕,宜辛凉解散。”方如

  • 妊娠口渴

    见《闺中宝录》。即妊娠烦渴。详该条。

  • 紧喉风

    病名。喉风之一种。指自觉咽喉紧缩压迫感,呼吸困难,汤水难下为其主要症状者。多由膏粱厚味,醇酒炙煿太过,或肺胃蕴热,复感风热,火动痰生,痰火邪毒壅塞咽喉所致。《医宗金鉴》卷六十六:“紧喉膏粱风火成,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