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石蒜之别名。详该条。
出《抱朴子》。为母丁香之别名,详该条。
脉象之一。脉细小而软,似有似无,欲绝非绝。《医学入门》:“微似蛛丝容易断。”主阴阳气血诸虚。可见于休克、虚脱或慢性虚弱病症病后元气大虚等。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狗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即乳食不节而致的腹泻。因乳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腹胀肠鸣,疼痛啼叫,口渴尿赤,粪腥臭且夹乳瓣或未消化的食物。治宜和中消滞。用保和丸。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六方。桔梗、贝母、陈皮、枳壳、茯苓、甘草、姜。为丸服。治燥痰,其色白,咯出如米粒,多喘促,寒热悲愁,脉涩者。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黄带。详该条。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肾经有一络上挟舌本,通舌下廉泉、玉英二穴而为唾,故唾为肾液。参见五脏化液条。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苍术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原始》名阴郄。即长强,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