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九针十二原

九针十二原

灵枢经》篇名。篇内有九针、十二原穴之论,故名。本篇首先论述上工守神、守机,粗工守形、守关,以及迎、随、徐、疾、补、泻、候气针刺手法及适应病证。其次讨论九针的名称、形状和用途,以及五俞的循行趋向和十二原穴的名称及所属之经。最后指出了用针必观色、察脉、视病之剧易以为治,若治反其病,反致为害等注意事项。

猜你喜欢

  • 节疳

    病证名。指疳疾患儿耳内生疮,肌肉消瘦,骨节皆露的证候。多由肾经虚热所引起。

  • 夜甚

    指病在夜里严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夫百病者,多从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又:“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谓到了夜里,人体的正气蛰藏,已经入脏,使邪气独居体内,肆无忌惮,所以病气也

  • 浑浑焞焞

    证名。表现为听觉不清,反应迟钝。多由湿浊上蒙,肝胆实火或肾虚而精气不得上承所致。《素问·至真要大论》:“心痛耳聋,浑浑焞焞。”《灵枢·经脉》:“病耳聋浑浑焞焞。”

  • 引痘略

    书名。1卷。清·邱熺撰。刊于1817年。为最早介绍接种牛痘法的一部著作。作者通过本人的大量实践,对于种痘的部位、要求、调摄及治疗方药等都作了简要叙述,并附插图。

  • 素仙简要

    综合性医书。清·奎瑛撰于1842年。4卷。本书包括药性与脉诀二编。药性按平、温、寒、热性分类记述,并以药物的药性结合升降浮沉和配伍的原则予以阐述;脉诀简述诊脉各法,并介绍望、闻、问、切四诊,内容简略。

  • 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书名。上海中医学院编。本书刊登报告论文十一篇。介绍丁甘仁、王仲奇、朱南山、陈筱宝、张骧云、范文虎、费绳甫、恽铁樵、徐小圃、奚詠裳、夏应堂等各医学流派的学术渊源和临床经验,着重介绍诸家所长。其中审病论证

  • 妊娠二便不通

    病证名。见《女科知要》。即妊娠大小便不通。详该条。

  • 心悗(mèn 闷)

    证名。指心中烦乱而闷者。多由下元精气不足或血虚阴火炽盛引起。《灵枢·口问》:“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证治准绳·杂病》:“荣气不营,阴火炽盛,是血中伏火,日渐煎熬,血气日减,心包与心主血,血减则

  • 阴阳偏胜

    见阴阳失调条。

  • 泰定养生主论

    养生学著作。元·王中阳撰。16卷。撰年不详。书名取义于《庄子》:“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及同书《养生主》篇。书中以道家虚无养生的观点阐述人生由婚后至孕育、婴幼、童壮、衰老诸阶段的生理调摄、疾病治疗,以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