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女科辑要条。
出《药性论》。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门补要》卷中。即赤白游风色白者。详该条。
出《素问·皮部论》。太阴经之阴络。名关蛰。详该条。
指常发呕吐疾患的病者。《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详呕吐条。
见清·叶其蓁《女科指掌·调经门》。即经行后期,详该条。
病证名。指久病而致的失音。其证因久病逐渐而来,多因肺燥津伤,或肺肾阴虚,咽喉失于滋润而成。肺燥宜清润,用清燥救肺汤;阴虚宜滋阴,用百合固金汤。参见肾怯失音条。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脑疽之未老先白头者。见脑疽条。
治法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淡渗泄利水湿的治法。适用于泄泻、浮肿、小便不利,常用茯苓、薏苡仁、白通草、猪苓、泽泻等淡渗药。常用方有四苓散、茯苓皮汤等。
【介绍】:见金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