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中寒

中寒

类中风之一。又名寒中。《证治要诀·诸中门》:“中寒之证,人身体强直口噤不语,或四肢战抖,或洒洒恶寒,或翕翕发热,或卒然眩晕,身无汗者,此为寒毒所中。”详见寒中①。②指寒邪直中三阴。《症因脉治》卷一:“其人真阳素虚,阴寒内盛,……一得外寒,则直中三阴,而为中寒之症矣。”症见恶寒身蜷,手足厥冷,遍身疼痛,面如刀刮,口吐冷涎下利,无热,不渴,小便清白等。治宜散寒、温阳为主。选用麻黄附子甘草汤附子汤白通汤四逆汤等方。《古今医鉴·中寒》:“如寒中太阴,则中脘疼痛,宜理中汤,或加藿香正气散同服;寒甚脉沉细,手足冷者,附子理中汤。”寒中少阴,则脐腹疼痛,宜五积散吴茱萸;寒甚脉沉细,手足冷者,四逆汤加吴茱萸。”“寒中厥阴,则少腹疼痛,宜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甚者倍附子。”③指中焦虚寒。由于阳气不足,脾胃机能衰退而出现腹痛喜按畏寒肢冷、口淡泛恶、食少、便溏等症。

猜你喜欢

  • 控睾

    病名。小肠气之别称。出《灵枢·四时气》。多因体虚,寒邪侵袭下焦而致。症见少腹腰脊处疼痛,牵引睾丸,甚则痛冲心胸。治宜温里散寒行气。服天台乌药散。

  • 活法机要

    综合性医书。不著撰人(或题元·朱震亨撰)。1卷。本书介绍临床较常见病证的病因、证候及治疗方药,其中以泄痢、头风、消渴等内科杂病为主,兼及胎产、疮疡、眼证等病证。论述简要,治法能根据不同的病证临机应变,

  • 斑根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虎杖之别名,详该条。

  • 舌謇(jiǎn 检)

    同舌蹇,详该条。

  • 清肝达郁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栀子三钱,白芍药、菊花各一钱五分,当归、橘白各一钱,柴胡、薄荷各四分,牡丹皮二钱,炙甘草六分,鲜橘叶五片。水煎服。功能清肝泄火,疏郁宣气。治肝郁不伸,胸满胁痛,或腹满而痛,甚则欲

  • 沫痰

    痰症之一。多因气虚不能约束津液所致。《不居集》卷十七:“沫痰,人有坐处,卒吐痰涎满地,其痰不甚稠粘,此气虚不摄而吐沫也。不可用利药。六君子汤加益智仁以摄之。”参见痰证条。

  • 顾雨田

    【介绍】:参见徐锦条。

  • 楝皮

    出《斗门方》。为苦楝皮之简称,详该条。

  • 直挺、不灵活。《灵枢·癫狂》:“癫疾始作,先反僵。”《素问·厥论》:“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

  • 赵双湖

    【介绍】:见赵术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