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上廉

上廉

经穴名。代号LI9。出《针灸甲乙经》。《圣济总录》称手上廉。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前臂背面,阳溪穴曲池穴连线上,距曲池穴3寸处。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深支;桡动脉肌支与头静脉。主治头痛目眩肠鸣腹痛肩膊痠痛,手臂麻木,上肢不遂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②经穴别名。即上巨虚,见该条。③廉,即边缘;5廉,即某处的上侧缘。《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

猜你喜欢

  • 蝎虎草

    见《救荒本草》。为回回蒜之别名,详该条。

  • 开鬼门

    出《素问·汤液醪醴论》。鬼门,指汗孔。开鬼门,即汗法。详该条。

  • 窦汉卿

    【介绍】:见窦杰条。

  • 瘿气

    见《医学入门》卷六。瘿之别名。详该条。

  • 目晨昏

    病证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目中常早晨昏。详该条。

  • 芎苏饮

    ①《类证治裁》卷二方。人参、紫苏、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枳壳、桔梗、川芎、柴胡、木香、葛根。加姜、枣,水煎服。治风寒暴嗽,鼻塞声重者。②经验方。见《简明中医内科学》(南京中医学院)。苏叶、柴胡各6克

  • 足少阳胆经

    十二经脉之一。代号GB。《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

  • 大腹

    腹的上部,位于胸部与脐之间的部分。《灵枢·经脉》:“是主血所生病者,……大腹水肿。”

  • 芋奶

    见明·黄省曾《种芋法》。即芋头,详该条。

  • 汗疹

    病名。见《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即痱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