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三十六黄

三十六黄

指三十六种黄病证候。出《外台秘要》卷四。①《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夫诸黄者,其黄皆因伤寒为本,五脏互有所伤,热气相侵,致使病人精神恍惚六腑不和,七神无主,情意改变。”其所指与一些急性发热病引起的发黄及意识障碍相似。三十六种黄为肝黄心黄脾黄肺黄肾黄胆黄脑黄行黄癖黄胃黄鬼黄奸黄走马黄、立黄、黑黄、体黄、劳黄、脊禁黄、食黄、火黄阴黄气黄、煴黄、髓黄房黄血黄、忧黄、惊黄、花黄、疟黄水黄蛇黄牛黄鸦黄鸡黄蚰蜒黄等。详见各条。②《圣济总录》卷六十一云黄病三十六种“皆非黄疸之比”。谓本病多发生在东南地带,地气湿热,易成瘴毒,人感而成黄,其所指似包括我国南方一带地区性传染病。所载三十六黄为心黄、肝黄、脾黄、肺黄、肾黄、鬼黄、奸黄、血黄、人黄、髓黄、荫黄、急黄、气黄、痫黄白黄、明黄、胆黄、惊黄、风黄走精黄酒黄、鸡黄、蚰蜒黄、火黄、走马黄、房黄、黑黄、厌黄、水黄、爪黄、肠黄、犊黄猪黄土黄虾蟆黄。

猜你喜欢

  • 活血莲

    见《湖南药物志》。为八角乌之别名,详该条。

  • 地茄子草

    见《分类草药性》。为铜锤玉带草之别名,详该条。

  • 莎衣道人

    【生卒】:?~1200【介绍】:姓何,佚其名。南宋淮阳军朐山(今江苏连云港一带)人。其祖父何执礼官至朝议大夫。道人因靖康之乱渡江南避。尝举进士不第。绍兴末年出家为道士。据载一日忽若狂者,久之,衣衫破蔽

  • 惊风八候

    惊风的八种证候。《古今医鉴》:“夫小儿有热,热盛生痰,痰盛生惊,惊盛发搐,搐盛则牙关紧急而八候生焉。搐、搦、掣、颤、反、引、窜、视是也。搐者两手伸缩,搦者十指开合,掣者势如相扑,颤者头偏不正,反者身仰

  • 燕口

    ①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口吻两旁赤白肉际。主治癫狂,面瘫,三叉神经痛等。沿皮刺0.3~0.5寸。②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即口吻疮、肥疮之别名。详该条。

  • 蛾子

    病名。《梅氏验方新编》第一集:“蛾子生在喉窝内。”即乳蛾之俗称。详乳蛾条。

  • 痘疮身痒

    病证名。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凡痘初出之时,遍身作痒,抓捏不宁,此系邪火停于肌肤皮肉之间,不能即出,故作痒也。”须按病情分别施治,如痘方出作痒,此邪气欲出,因腠理严密,热毒往来游溢其间,外不得泄,

  • 绿翳青盲

    病症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一:“如瞳子翳绿色者,名为绿翳青盲。皆是虚风所作,当觉急须即疗,汤丸散煎针灸,禁慎以驱疾势。若眼自闇多时,不复可疗,此疾之源,皆从内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也,亦宜须初欲觉时,即

  • 张绍修

    【介绍】:晚清医家。字养吾。湖南浏阳人。研究白喉,颇有心得,撰有《白喉捷要》一书。

  • 中气下陷

    简称下陷。多指脾气虚引致组织弛缓不收、脏器脱垂一类病证。脾居中焦,其气主升,若饮食劳倦伤脾,或久病损脾,皆可致脾阳虚陷,升提失司。多见于脱肛、久泻、子宫脱垂及小儿囟陷等。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