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志》。为巴戟天之别名,详该条。
又称眼弦、睑弦、胞弦、目纲、目唇、眼楞。即睑缘。包括目上弦、目下弦。外连眼睑,内连睑结膜。有睫毛附生其上,靠内眦处有泪小管的二个开口。目弦有保护眼球、防御异物入侵的作用。在脏腑的连系上,与脾胃有关。
即清暑益气汤第二方作水丸。治证同。见清暑益气汤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千金拔之别名,详该条。
脏腑惊证之一。出金·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体表出汗的孔窍。即毛孔。
【介绍】:见高士条。
推拿穴位名。即赤淡黄筋。详该条。
病名。泛指时邪疫毒客于三阳之经的疾患。见《景岳全书·杂证谟》。①瘟疫的一种。即大头瘟。《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大头瘟,……亦谓之时毒。”详见大头瘟条。②指温热病之兼毒者,包括温毒痄腮及发颐,温毒
见《湖南药物志》。为伸筋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