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上的今天>我国首枚CPU“龙芯1号”诞生

我国首枚CPU“龙芯1号”诞生

在22年前的今天,2002年8月10日(农历2002年7月2日),我国首枚CPU“龙芯1号”诞生。

胡伟武

2002年8月10日清晨6时零8分,在我国计算机领域里值得永远铭记。从那一刻起,中国人结束了只能用外国人的CPU造计算机的历史。翻开中国计算机事业这个崭新一页的是胡伟武,他带领科研人员以高度的爱国情怀和创造精神,成功研制我国首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性能微处理芯片———“龙芯1号”。

2002年7月初,在“龙芯”最佳方案版图设计提交前,胡伟武团组经过3天3夜的加班,终于完成了版图设计。检查时,测试报告显示:最大延迟和布线分析出来的延迟不一致。这是由于对跨时钟域的约束与实际不符。然而,重新布线已来不及,胡伟武决定手工改版图,24小时后修改完毕,降低延迟0.6ns。当天下午5时,测试又发现一个失误,导致整个处理器的1万多个触发器扫描链没有根据要求连出来。如果不能在交付方案之前改好,整个方案都会流产。

当晚8点,团组开会进行动员。胡伟武要求任何一个小的修改都必须是一个人操作、两个人在旁边盯着。在接下来的两天两夜,大家把1万多个触发器分成十几条扫描链连出来了。直到完成了最后交付流片的所有工作,每个人都在方案书上签了字。经历了一个个不眠之夜,终于迎来了光明的一天。他们把按方案制作出来的芯片取名“龙芯”(英文名为Loongson)。胡伟武动情地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集中了多种动物的优点,希望‘龙芯’也能不断缩短与世界最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但是,少有人知道,“龙芯”的乳名叫“Godson”(意取“天之子”,谐音“狗剩”)。胡伟武之所以把龙芯取名“狗剩”,是想在研制之初起一个贱的名字,能够发展得顺利一些,为我们国家的信息产业做出贡献。

胡伟武团组乘胜前进。2003年10月17日凌晨1点10分,一按电源开关,显示屏一阵跳动,在启动了一个简单的BIOS系统之后,开始启动Linux操作系统,一切都很顺利,“狗剩2号”诞生了。

凌晨4点30分,“狗剩2号”通过了所有测试。无比兴奋的胡伟武拿出硅谷朋友送的一瓶“XO”,每人盛一纸杯庆祝。喝完酒后,大家根据事先的约定打车到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并去毛主席纪念堂向毛主席报告。“这一年是毛泽东主席诞辰110周年,而这款芯片是我国自主研究开发的第一个64位的高性能CPU芯片,我们把它命名为‘MZD110’,并印在芯片的上面。”胡伟武如是说。

2003年,第七届中国“五四”奖章获得者胡伟武在北京怀仁堂受到了胡锦涛的亲切接见

胡伟武出生于浙江永康的一个教师家庭。1986年6月,品学兼优的他在永康县第一中学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年9月,胡伟武以浙江永康县高考状元的身份进了“中国科学家的摇篮”———中国科技大学。科教报国,成为这位科大学子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不竭动力。1991年7月,他从中国科大毕业后,免试进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读博期间,他师从著名计算机系统结构专家夏培肃院士,老院士身上的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使他受益终身。他在1995年6月完成博士论文初稿,一直到1996年2月29日才答辩,中间夏院士修改了26稿。他的这篇博士论文曾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其中的一个奖励就是公费出国。出国大门向他敞开了。从本科到读硕士、博士,胡伟武一直是在国内,可以称之为真正的“本土派”,而他更将自己戏称为“土鳖派”。胡伟武认为:“国内的科研环境并不比国外差。特别是近几年,国家每年投入的经费越来越多,国外哪儿找去?”因此,他心甘情愿地做个“土鳖派”,一直留在国内搞科研。至今,在胡伟武抽屉里,还有多张出国邀请函,因为“龙芯”,他舍不得出去,这些邀请函都过期作废了。是什么让这位IT高手拒绝了出国和高薪的诱惑?是什么让龙芯组在人、钱、物都同国外研究所差距甚大的情况下做出了比他们更好的成绩?胡伟武和他的团组说:“因为‘我的中国心’”!

由于处理器芯片的研制具有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的特点,“容不得有半点疏忽,有时候一个很小的疏忽就是浪费纳税人数以百万计的钱。因此带领像龙芯这样一个课题组做通用处理器这种复杂度的研制,需要十分小心,每天都是战战兢兢地过日子,尤其是制作快流片的前几天,几乎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为了按期完成任务,龙芯课题组常年坚持每周上6天班,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几年来,我深刻感觉到,对于一个人或一支队伍,连续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的加班加点是可以忍受的,但连续几年高强度的加班,尤其是从事的工作又有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真的是很难的。”胡伟武深有感触地说:“我有时候觉得自己比周扒皮还狠,但我们课题组的成员确实很玩命。有好几次,我在早上六七点钟打开实验室的门,发现有些人手里握着鼠标就靠在椅子上睡着了。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忍不住想落泪。但还是叫醒他们并让他们接着干。”他记得,有一次在深夜趁等计算机的运行结束,大家聊天,说到了生死。“有人说最不希望老死,看着自己的生命一点点耗尽。我们有一种观点,我们现在落后这么多,别人不比我们笨,如果大家都一样一周5天一天8小时上班,恐怕很难赶上人家,唯有像当年搞‘两弹一星’一样拼命才行。”胡伟武常常把CPU课题组比作一个硬骨头连队,把自己比作连长,他和他的战友们为龙芯倾注了太多的心血。连续几昼夜加班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吃睡都在办公室,困了就休息一会儿”。胡伟武说,自己在课题组中睡眠不是最少的,但也有一个星期没有正经睡觉的经历。“目前的处理器设计就好比一本书,虽然写的内容很精彩,但还没有印刷,80%的工作量还在后头。”在胡伟武心里,政府抓好软硬件产业的协调发展,支持形成通用CPU等核心领域的基础软件与硬件的一体化发展,最终实现产业链多极共赢的和谐局面,是他和他的战友们所期待的美好愿景。

温家宝视察“龙芯课题组”

是什么力量支持胡伟武和他的团组呢?是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大多数青年人都有自己的偶像,而我最崇拜的人是毛泽东。”胡伟武否认外界关于“讲毛泽东思想是炒作、是作秀”的看法,认为自己是真心崇拜毛泽东、学习毛泽东思想。“这不是说着玩的,也不是为了宣传,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指导我们的实践。因为没有这个思想,我们就不能战胜强大的对手与困难的;只要坚持这个思想,我们就必定能取得胜利。”胡伟武认为,毛泽东时代虽然渐行渐远,但作为一代伟人,他的思想会一直影响今天甚至以后的中国人。如何将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从一种纯粹的精神图腾转变为朴素的生存智慧与斗争哲学,胡伟武认为这有赖于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创新工作手段,不断挖掘毛泽东思想中蕴含的超越具体时空局限的那些精神宝藏与方法体系,用于启迪并激励年青一代:不必埋头于西方哲学的晦涩论说,只要善于把毛泽东思想吃透用熟,就可以从容面对成长道路上的挫折与磕绊。

毛泽东思想被胡伟武用在了指导龙芯产业化路径上。他说:“如果满足于像毛泽东所说的‘做个小军阀,占个小地盘’,龙芯很容易生存,但‘龙芯’是在‘打江山’。共产党人从成立到建国走过了28年历程,龙芯也是,不能满足于小地盘。”他套用毛泽东《论持久战》写了一篇心得体会《论龙芯的持久战》,来激励自己,来激励团组,围绕龙芯处理器,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龙芯课题组已经成为一支富有战斗力的队伍,一支在科研工作中能啃硬骨头的队伍,一支在项目攻关中攻无不克、守无不固的队伍。近年来,龙芯党支部先后获得中科院“杰出成就奖”、“重大创新贡献团队”、“创新文化建设先进团队”、“先进基层党组织”以及“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先进基层党支部”等殊荣,中组部还将龙芯党支部作为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典型单位。

胡伟武曾获过中央国家机关杰出青年、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和“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奖励或荣誉。对此,他这样看待:“荣誉这个东西就像银行里的贷款,我不该有这么多,但它非要贷给你,这是要还的。荣誉当然是一种鞭策,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年轻人千万不要被这个东西捧杀。实际上科研人员离这种名利越远越好。”胡伟武认为:“虽然现在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龙芯还很弱小,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但我们每个人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相信中国自己的芯片必将开辟出一片江山,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