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上的今天>中国首次动能末段反导测试成功

中国首次动能末段反导测试成功

在14年前的今天,2011年5月15日(农历2011年4月13日),中国首次动能末段反导测试成功。

2011年5月15日,中国首次动能末段反导测试成功。图为央视报道截图。

公开酒泉基地史料馆内部画面,可见墙上奖章文字显示,2011年5月的首次末段反导测试成功,同年并进行首次高超音速飞行器测试。内地军事评论员指,末段反导兼具战术性和战略性意义,此次公布说明中国已具备相对完善的反导能力,并在末段反导系统研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2016年10月17日,中国官方媒体公布了酒泉基地史料馆内的一组画面。另多名军事观察员感到兴奋的是,画面中墙壁悬挂的奖章上的文字显示,2010年1月11日,中国进行了首次动能中段反导测试!2011年5月15日,中国进行了首次动能末端反导测试!2011年4月12日,中国进行了首次高超音速飞行器测试!

在导弹攻防对抗中,弹道导弹反导一直是当今世界反导界最为尖端的领域,也是世界军事大国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此前,中国已于7月24日罕见公布了2010年和2013年中国两次中段反导试验的画面。证实中国已具备中段反导技术。而此公开的末段反导技术同样极具价值。末段反导区别于中段反导作战和防空作战,兼具战术性和战略性意义。此次消息的公布,说明中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完善的反导拦截能力。

众所周知,根据使命任务,弹道导弹又分战略弹道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两类,但不管哪一类,其飞行全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助推段,指导弹从发射架发射到飞出大气层这一阶段,又称为上升段;

2)飞行中段,指导弹飞出大气层外,在大气层外向目标区域飞行的阶段;

3) 末段,指导弹到达目标区域上空附近,重返大气层,直至命中目标的阶段,又称为再入段。

末段反导时,导弹飞行过程跟踪数据一般都已测算出来,而且导弹重新进入了大气层,位置比较低,拦截方准备时间比较长,但末段拦截时,弹道导弹进入大气层后开始俯冲,弹头轨迹倾角变大、速度通常在7 ~8 倍声速以上,留给反导系统拦截的时间很短。如果是分导式弹道导弹,多个分弹头都已释放,目标数大增。此外,新一代弹道导弹还会变轨,都大大增加了末段拦截的不确定性,因此,末端拦截的技术难度相当大。

经过多年研究,美国在弹道导弹末段防御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年来,美国成功地进行了多次末段反战术弹道导弹实弹拦截试验,充分验证了末段反战术弹道导弹的各项拦截技术,形成了以爱国者3、MEADS、萨德为代表的高、中、低层相结合,点面协调统一的末端防空反导体系,并投入实战部署。此次官媒曝光的画面说明中国在末段反导系统研制方面同样走在了世界前列。

首次高超音速飞行器测试

除此之外,报道中透露的2011年4月12日,中国进行了首次高超音速飞行器测试这则信息同样让人惊喜。在2014年的1月,美国媒体华盛顿《自由灯塔报》网站披露称,2014年1月9日中国军方在境内首次试验了10倍音速的高超音速飞行器,意在突破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报道还称,据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称,五角大楼已将中国的这一试验性武器取名为WU-14。

对此,中国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则回应称,中方在境内按计划进行的科研试验是正常的,这些试验不针对任何国家和特定目标。间接地承认了这一试验事实。而根据此次曝光的内容推测,中国实际上进行的高超音速飞行器试验是要早于外界普遍认为的第一次试验,提前了三年,据此推测,中国在高超音速的技术研发方面,已经远超外界预期,随之而来,该型飞行器具备实战化的时间也会相应提前。

综合来看,中国在矛——高超音速飞行器,盾——反导系统,这两种技术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对解放军有效捍卫中国国家利益无疑有着巨大帮助。

图为疑似中国反导导弹发射画面

中国高超音速滑翔武器飞行器音速滑翔高超马赫

美《华盛顿自由灯塔报》2014年1月13日报道,中国军方在9日完成了一次高超音速飞行器测试,飞行速度达到了10马赫,代号为WU-14,该平台是一种高超音速滑翔载具,研制目的在于突破美军导弹防御系统,这是继中国军方试射新型洲际导弹后,又一款令人瞩目的战略级武器。

WU-14的最大飞行速度可达10马赫

中国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研制一直处于严格保密状态,现在披露的“WU-14高超音速滑翔载具”也是由美国国防部暂时命名的,从公开的信息可以看出,WU-14由弹道导弹助推发射,再入大气层后为无动力滑翔飞行,飞行速度可达到10马赫,这一飞行方式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美国空军联合执行的FALCON(“从美国本土运送和应用兵力”的缩写)计划下的子项目有些相似,后者的技术特点也是由火箭助推后进入亚轨道以上的空间,再入大气层后以超高音速的飞行速度穿过大气层。

FALCON计划包含三种高超音速飞行器

美国国防部和空军的FALCON计划的目的在于从美国本土实施载荷投送,可打击数千公里外的目标,也就是说可以从美国本土打击世界上任何一个目标,并且具备快速响应的能力,美国防部于2003年公开了该计划中,有关高超音速飞行器发展的规划描述。

按照原先FALCON计划的设想,要研制三种不同用途的飞行器,第一种是低成本的小型运载火箭,其突出的亮点在于可以在24小时内响应,发射成本低;第二种为可通过火箭平台或者天基平台投放的通用飞行器,其作战特点在于可从亚轨道空间再入大气层,进行无动力的滑翔飞行;第三种是更加高端的可重复使用高超音速飞行器,可从普通的机场跑道上起飞,在1至2个小时内打击一万公里以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