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上的今天>宋教仁在上海车站遇刺

宋教仁在上海车站遇刺

在112年前的今天,1913年3月20日(农历1913年2月13日),宋教仁在上海车站遇刺。

实际负责主持国民党党务工作的宋教仁

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派人在上海车站刺杀宋教仁,两天后宋身亡。

宋教仁,1882年生,湖南桃源人。1904年2月与黄兴、刘揆一等在长沙创立华兴会,7月与吕大森、刘静庵等在武昌组织科学补习所。11月华兴会计划长沙起义,事泄,宋遭通辑,逃亡日本。1905年与友人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宣传革命。同盟会成立,任司法部监事长。1906年黄兴去安南(今越南),他代理庶务,主持本部工作。1911年在上海任《民主报》主笔,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曾参加筹备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武昌起义后,赴汉协助湖北军政府办外交。旋又赴宁筹组中央临时政府。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法制院院长。4月,临时政府北迁,曾任农林总长。8月,他主张通过国会和政党政治来实现资产阶级民主。1913年2月4日,参、众两院复选结果,国民党获392席,占绝对多数。宋教仁希望以多数党的地位,成立责任内阁,约束袁世凯专权。在正式国会开会之前,他亲到长江流域各省宣传演说,为建立责任内阁,实现民主政治大造舆论。袁世凯因为宋教仁的活动,危及他的独裁统治,于是派人刺杀了他。

被刺身亡的宋教仁先生

延伸阅读:宋教仁之死——揭开民初的政治乱象

延伸阅读:宋教仁之死——揭开民初的政治乱象

宋教仁入殓时所拍的赤身遗照。拍照时黄兴主张让宋衣冠整齐,范鹤仙则认为不可不留一历史性的照片,必须把赤身伤痕也拍摄出来。

1913年3月20日22时45分,上海沪宁车站的一声枪响,国民党党魁宋教仁遇刺身亡,此时,他率领的国民党在当年的国会大选中大获全胜,宋教仁即将成为入京组阁的内阁总理,他主张在中国实行的议会政治、民主宪政,在一百年前,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了。宋教仁遇刺后,袁世凯与革命党撕开了共和的面具,民初的政治乱象从此开始。今年,是宋教仁遇刺100周年,学界与媒体迎来了纪念和研讨的高潮,热点不仅集中在谁是刺宋的真正凶手,更在于宋案对于这一百年来的政治影响。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但对于宋教仁遇刺,大家都乐意去推断、去假设。近期面世的宋教仁与民国政治的研究新著,仅有张晓波的《民国的开端——宋教仁评传》,此书是从宋教仁遇刺入手,剖析民初的政治乱象,虽然没有进一步剖析宋案对后来一百年的政治影响,但已经做了一个理解的开端。

100年前,宋教仁在沪宁车站遇刺。而立之年,贲志以殁。作为民国的缔造者之一,鼓吹责任内阁制的政治家,宋之死,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辛亥南北大妥协最终失败。这样一个视角,也是张晓波新著《民国的开端——宋教仁评传》一书的中心论述。

严格来说,这本书并不能被称为一本“宋教仁传”,它很不符合历史传记的体例,甚至本书的中心章节(《革命内部的领导权之争》与《惰性军事集团的开始》),与宋教仁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作者的用意,旨在以宋教仁来带动对于“长时段辛亥革命”的总体评论,解析民初制度建设与政治实权派(北洋、国民党与立宪派)之间的调和与冲突。

凶手:袁世凯难逃干系

正是这样一种问题意识,《民国的开端》采用的是倒叙结构。这本书的第一章(《帮会、政客与民初政治生态:1913年宋教仁遇刺案真相再探》),解析的就是宋教仁案。通过对于刺宋案的分析,作者力图给出民初一个大的背景,在一个帮会、游民、政治密探、选举争夺的历史图景上,各派力量紧张对峙。宋之死,只不过是将这种对峙公开化了。宋遇刺,是民国第一大案,也是百年悬案,到底谁刺杀了宋教仁,至今莫衷一是。作者对于应夔丞(青帮大佬、刺宋主凶)与洪述祖(应夔丞北京联系人)之间密电的考证,认为刺宋一案,北洋系难以脱离干系。但作者也没有给宋案下一个究竟谁主使的结论,提供了三种可能性:一,袁世凯授意;2,袁世凯默许,但未下达明确的指令;3,洪述祖揣摩袁世凯的意思。

这三种可能性中哪一种最大?袁世凯是否下达命令,属于袁世凯与洪述祖二人独对,不可能有明确的史料来说明。应夔丞与洪述祖密电中,“毁宋酬勋位”一句,相当关键。作者认为,洪述祖用“勋位”诱导应夔丞刺宋。而“毁”字多有歧义,在此不能解释为“毁谤”,而应解释为“杀宋”。因为洪述祖的信息,是传达给杀人越货的青帮大佬的,并不是一个书生,长于玩文字游戏。再有,“酬勋位”是要得到总统(袁世凯)首肯的事情。所以刺宋行为,是极有可能得到袁世凯默许。

宋教仁

追溯:开端注定了乱局

刺宋案的结局,是一连串的蝴蝶效应,最终导致二次革命,民国破裂。

这并不是“开端”,而是“结束”。循此逻辑,要追溯“民国的开端”,就要往辛亥革命乃至于更早时间中去解析。本书第二、第三两章,回顾宋教仁辛亥革命之前的生平,重点则放在了清末政治思潮与同盟会内部纷争之上,意在说明,被认为构造民国的革命党人,实则也是在内部争端中联合、分裂,由此造成的一个结果,是辛亥革命根本没有核心领导力量。

1912年2月清帝逊位,中国的政治版图上,多重实力派总算勉强捏合到一起,南北两个政府“统一”到了一起。北洋集团,挣脱出了传统政治的藩篱,从一个前清的军事集团一跃为军政集团。但北洋集团并无对“政体信仰”的坚持,其目的在于如何更合理地处理清廷。这就是作者提出的本书最关键性的命题——“惰性军政集团”的崛起。

尾声:天下从此大乱

北洋系进入辛亥革命之后的政局,这个集团本身对政体制度框架不感兴趣,更不熟悉现代选举制度。一如所有的军阀,控制军队始终是军阀得以存续下去的保证。辛亥年的政治变化将该集团提升至了现代国家政权操控者,而其封建军事集团的底色又与现代国家领导者的角色格格不入。由此,它成了民国前十七年政坛上“人格分裂”的主角。

1913年,以宋教仁为代表的走完全政党内阁路线的国民党一派,希望通过议会-内阁框架来框住最大的实力派北洋集团。但现实的政治,并没有那么多理想主义色彩。1913年,宋教仁遇刺上海沪宁车站,大决裂的幕布,终于拉开了。

民国的开端,是为民国的尾声。天下从此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