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诗词古文>杨鼎夫生平

杨鼎夫生平介绍

(?—954)成都(今属四川)人。尝举进士。后蜀孟知祥时,为定远军推官,判榷盐院事,遇疾暴卒。生平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一五八、《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三、《诗话总龟》卷四九。鼎夫富于词学,能诗,为时所称。尝与安守范、周述、李仁肇同游彭州天台禅院,共赋《天台禅院联句》。《全唐诗》存诗1首、联句1联。>>查看杨鼎夫的诗词古文

猜你喜欢

  • 刘从益

    应州浑源人,字云卿。精于经学。卫绍王大安元年进士。累官监察御史,坐与当路辨曲直,得罪去。起为叶县令,修学励俗,请减岁课一万石。召授应奉翰林文字。卒年四十四。有《蓬门集》。

  •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郑一岳

    郑一岳,字于赓。香山(今中山)人。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进士。官至山东单县知县。清道光《香山县志》卷一三有传。

  • 郑世元

    郑世元,字亦亭,一字黛参,号耕余居士,嘉兴籍余姚人。雍正癸卯举人。有《耕余居士诗钞》。

  •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周敦颐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 郑模

    郑模,号东里,云南赵州人。雍正乙卯举人,官始兴知县。

  • 章嶰

    生卒年不详。武宗会昌以前进士。日僧圆仁《入唐新求圣教目录》载其宣宗大中元年携归书,有《进士章嶰集》1卷。《全唐诗逸》存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下。

  • 王位之

    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任滑州匡城县主簿。光绪《鹿邑县志》卷一〇收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 窦弘余

    窦弘余(生卒年不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一作京兆金城人。窦常之子。武宗会昌元年(841)为黄州刺史。事迹参《窦氏联珠集·窦常传》、《剧谈录》卷下、《嘉定赤城志》卷八。存词一首,据《剧谈录》津逮本录入,校以四库本,并参校守山本《唐语林》、董本、清钞本《青琐高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