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诗词古文>王炎午生平

王炎午生平介绍

王炎午(1252-1324)初名应梅,字鼎翁,别号梅边,江西安福舟湖(今洲湖)人。炎午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刻苦读书,曾从事《春秋》研究。咸淳甲戌(1274)年,补中大学上舍生。临安陷,谒文天祥,竭家产助勤王军饷,文天祥留置幕府,以母病归。文天祥被执,特作生祭文以励其死。入元,杜门却扫,肆力诗文,更其名曰炎午,名其所著曰《吾汶稿》,以示不仕异代之意。泰定元年卒,年七十三。《南宋书》、《新元史》有传。今存词一首,见《元草堂诗馀》卷下。>>查看王炎午的诗词古文

事迹

  当时,正是宋朝危亡之秋,炎午跟随丞相文天祥起兵勤王,颇多建树,深受文丞相器重,本拟留军重用,炎午因父死未葬,母又病危,是以辞谢而归。

  后,闻丞相兵败被俘,炎午作生祭文以励其死,既历陈其有可死之义,又反复阐述古今所以死节之道,激昂愤发,约千五百言,忠肝义胆,凛然如秋霜烈日。

  及至文丞相英勇就义,炎午又痛苦撰文以祭。不久宋亡,世移运改,因痛国家败亡,改名炎午,终身不仕。

  奉母至孝,三十年如一日。母殁,守墓三年,不再远出。所著有《吾汶稿》、《梅边稿》。

  明朝嘉靖年间,受祀大忠祠。

墓地

  炎午死后,葬于洲湖乡汶源村西南约1公里处的六石湖边,墓高2米,宽7.5米,长7米。

  墓前紧临六石湖,墓左右是旷野,丘陵起伏,墓后稍远是高山。

  整座坟墓及墓碑基本完好,墓碑上刻:“敕褒宋忠孝名贤梅边王先生墓”。上款落衔是:“赐进士第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纂修《大明会典》总裁”。下款是:贵溪夏言顿首更题。

纪念

  1983年,王炎午墓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 曹元用

    曹元用(1268年—1330年),字子贞。祖籍阳谷阿城(今嘉祥县纸坊镇李村),后迁居汶上。元代大臣,与清河元明善、济南张养浩并称为“三俊”。元文宗天历二年(1330年)去世,赠正奉大夫、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东平郡公。谥"文献"。有诗文集40卷,名《超然集》。

  • 阿里西瑛

    [元](约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名不详,字西瑛,吴城(今江苏苏州)人,回族,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工散曲。居号“懒云窝”。其躯干魁伟,人称“和西瑛”。善吹筚篥,能散曲。所作“殿前欢”,贯云石、乔吉、卫立中、吴西逸等皆有和曲。现仅存小令四首。《太和正音谱》列其名与150词林英杰之中。

  • 何允泓

    何允泓,字季穆,号子宣,江苏常熟人。淮府长史何钫季子,明末清初藏书家,诗人。著有《何季穆文集》。

  • 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杜元颖

    [唐](公元775-838年)字君,京兆杜陵人,如晦之叔父杜淹的第六世孙(祥见新唐书.宰相世系.杜氏)。晚唐大臣。穆宗朝宰相。父佐,官卑。元颖,贞元十六年登第,又擢宏词,累官司勋员外。穆宗时,拜中书舍人。不阅岁,至宰相,再期,出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太和中,贬循州司马。元和中为左拾遗、右补阙,召入翰林,充学士。手笔敏速,宪宗称之。吴元济平,以书诏之勤,赐绯鱼袋。转司勋员外郎,知制诰。穆宗即位,召对思政殿,赐金紫,超拜中书舍人。其年冬,拜户部侍郎承旨。长庆元年三月,以本官同平章事,加上柱国、建安男。元颖自穆宗登极,自补阙至侍郎,不周岁居辅相之地。辞臣速达,未有如元颖之比也。

  • 卞斌

    卞斌(1778—1850)清浙江湖州人,祖籍武进(今常州市区),字叔钧,号雅堂,又号乃斋。殿前侍御史迁兵部尚书卞长卿二十四世孙。嘉庆六年(1801)进士,补刑部山东司主事。嘉庆间前后三次任常州知府,在任时修建洪济河、戚墅堰河、石塘湾等。向朝廷奏请减免空额税,又减桑枣税2000余两,捐献俸禄购买田产,充龙城书院经费,深得民心。升任广西左江道。官至光禄少卿,授通议大夫。

  • 朱斗文

    朱斗文,字彦章,号北湖居士,丹阳(今属江苏)人。《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 牛僧孺

    牛僧孺(779年-848年),字思黯,安定鹑觚人,唐朝宰相,牛李党争中牛党领袖。牛僧孺是进士出身。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等共同抨击时政,为宰相李吉甫排斥而久不任用。穆宗时,累官至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敬宗时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大和四年(公元830年)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成为牛(僧孺)、李(德裕)之争中牛派首领人物。武宗时,李吉甫之子李德裕为相,牛被贬任循州长史。宣宗时召还,不久病卒。

  • 朱庸

    庸字伯常,四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