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诗词古文>陶宏景生平

陶宏景生平介绍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晚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查看陶宏景的诗词古文

与《神农本草经》

  古代中药学的发展,继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者著--《神农本草经》之后的另一部重要文献,是《本草经集注》。它的作者是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他堪称得上是我国医药学史上对本草学进行系统整理,并加以创造性地发挥的第一人。

  陶弘景小时候很聪明,也很勤奋。四五岁常以芦荻为笔,在灰沙上学写字。十岁看了葛洪的《神仙传》等著作,"昼夜研寻",深受影响。长大以后,"神仪明秀,朗目清眉",曾作诸王侍读的官,深受统治者的赏识。先是东阳郡守沈约,"累书邀之",他不至;接着,梁武帝"屡加礼聘",他也不出。梁武帝问他:"山中有什么,为什么不出山呢?"他先写了一首诗,后画了一幅画作为回答。诗为《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陶隐居集》)。画的内容是:纸上画了两头牛。一头散放水草之间,自由自在;一头锁着金笼头,被人用牛绳牵着,并用牛鞭驱赶。梁武帝看了诗和画,领会他的用意,就不再强迫他出来做官了。但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谘问",故当时人称之"山中宰相"。由于王公贵戚,"参候相续",干扰也很大。后来,他索性在山中建了一幢三层的楼房,"弘景处其上,弟子居其中,宾客至其上",关门读书,与世无争。

  陶弘景在医药方面的最大贡献,是对《神农本草经》的科学整理。《神农本草经》总结了汉代以前劳动人民积累的药物知识,共收载药物三百六十五种,分成上、中、下三品。书中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和主治的病症,都作了详细的记载。对各种药物如何配伍以及简单的制剂,都做了概述。但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的药物知识农渐丰富起来。到了南北朝时期,汉代的这本《神农本草经》,不仅辗转传抄,"遗误相继,字义残缺",而且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

  因此,陶弘景便对本草学做了一次较全面的总结。他从自己名医别录编中挑选出了三百六十五种新品种附入《神农本草经》,使原书只有三百六十五种的药物增加到七百三十种,并予以一一订正、调整、分类注释,编成《本草经集注》一书。

  《本草经集注》具有明显的特点。首先,它改进了药物的一般分类法。《神农本草经》的三品分类法,仅仅概括地指出药物有毒或无毒,较为粗糙,既不容易掌握药性,又难于寻检,容易造成治疗上的差错。陶弘景把三品分类发展到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七种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后来成为我国古代药物分类的标准方法,在以后的一千多年间,一直被沿用,并加以发展。其次,对于药物的性味、产地、采集、形态和鉴别诸方面的论述,有显著提高。再次,总结了诸病通用的药物。例如祛风的药物有防风、防己、秦艽、川芎、独活等,就归在同一类,叫做"诸病通用药"。这种分类方法,便于临床参考,对医药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此书问世后,影响很大,我国古代的第一部药典-唐代《新修本草》,就是在此书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修订完成的。但《本草经集注》也存在不少问题。李时珍对其采取一分为二的评价,说"其书颇有裨补,亦多谬误"。

  陶弘景对《神农本草经》原有的三百六十五种药,所作的订正、补充和说明,是有调查研究作为基础的。他下了不少功夫取得了药物的采集和临床用药的经验,并经常深入药材产地,了解药物的形态、采制方法。在对各种药味进行研究时,他发现许多药物,虽被指为药用,其实有名无实,毫无价值。如石下、长卿、屈草、满阴实、扁青等等。他把这类药列为"有名无用"类。这种创见是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获得的。遇到疑难就去调查研究,这是陶弘景在几十年治学的过程中养成的习惯。这里有个很生动的故事。一天,他读到《诗经·小宛》的"螟蛉有子,蜾蠃负(抱)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几句,就很不以为然。《诗经》的旧注说,蜾蠃(一种细腰蜂)有雄无雌。繁殖后代,是由雄的把螟蛉(青蜘蛛)的幼虫衔回窝里,叫那幼虫变成自己的样子,而成为后代。恰好一个朋友也来问这是怎么回事。他就先去查书本,书本说的跟《诗经》旧注的一模一样。他想:这些书尽是我抄你,你抄我的,查书是查不出什么名堂了。我何不亲自到现场看个究竟呢?于是,陶弘景来到庭院里找到一窝蜾蠃。经过几次细心的观察,他终于发现,那螟蛉幼虫并非用来变蜾蠃的。而是蜾羸衔来放在巢里,等自己产下的卵孵出幼虫时,作为它们的"粮食"。蜾蠃不但有雌的,而且有自己的后代。蜾蠃衔螟蛉幼虫作子之谜,终于被陶弘景用调查研究的办法揭穿了。从这件事,他就得出一个结论:治学要重视调查研究,不能因为别人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由此可见他治学的严谨性。

  陶弘景整理医籍,十分尊重原作,决不乱涂乱改,也不信口雌黄,即使有补充,也把自己的说法和原书的说法区分开来。如把搜集到的三百六十五种药加入《神农本草经》,他就用"黑"字写,有的就用"红"字写。所以,后人有"本草赤字","本草黑字"之称。赤字是本经正文,黑字是后来加入的。他开创的这种做法,后来的注释家就争相学习。

  陶弘景整理医籍,细心、严谨、周密、实用,是我们今天整理中医古籍的一面镜子,不愧为一代名医,流传千古。 至今还被世人所推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与温州

  被称为“山中宰相”的南朝陶弘景,曾隐居永嘉楠溪和瑞陶山多年,留下不少遗迹和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属南京市)人。一生经历南朝宋、齐、梁三个朝代,是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家。他出生于书香家庭。祖父陶隆,为王府参军,父亲陶贞,曾任孝昌县令。弘景小时即表现奇特,四五岁就用荻干作笔在灰中学字,十岁开始研读葛洪的<神仙传>。他父亲是被妾害死的,因此他终身不娶妻。读书破万卷,善琴棋,工草隶,通晓历代典章制度,不到20岁,召为南朝宋末诸王侍读。齐武帝永明十年(492),脱朝服挂神武门,辞官归隐茅山(今镇江市句容县)徘徊于山水之间,以听松涛、吟咏为乐,自号华阳陶隐居。沈约为东阳郡太守时,慕名多次寄信相邀,都不赴约。

  萧衍平建康(今南京),兵至新林,正是齐梁禅代之际,陶弘景派弟子取小道上表迎候,引用图谶,认为天下必归梁。梁武帝萧衍即位后,对他恩宠有加,每逢吉凶未卜或军国大事都要先问陶弘景,书信来往不绝,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笃信老庄哲学和葛洪神仙理论体系,遍游名山大川,到处寻求灵异。齐武帝永明十一年(493)后东行浙越,至会稽大洪山,谒居士类慧明;到余姚太平山,谒居士杜京产;又到始宁(上虞)*山,谒法师钟义山;到始丰天台山,谒诸僧及诸宿旧道士,并得真人遗迹十余卷。对以往的葛洪金丹教,杨义的《上清》经篆道教以及陆修静的南天师道进行总结和改革,开创了有深远影响的道教茅山宗。他主张佛道双修,儒释道三教调和兼容并包,曾说“万物森罗,不离两仪,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茅山长沙馆碑》)。在养生问题上主张形神双修,养性与炼形并重。一生勤于著述,对阴阳、五行、风角、星算山川、方物、医术、本草无不通晓,他也从事金丹烧炼。著作甚多。纂《真浩》、《隐诀》,注《老子》等书二百余卷。

  康熙《温州府志》载:“陶弘景栖茅山,一日梦人告曰,欲求还丹,三永之间。知是永嘉,永宁、永康、遂人摘溪青嶂山修道”。乾隆《温州府志》、光绪《永嘉县志》均有述及陶弘景在天下第十二福地大若岩,将广泛搜集到的杨、许三君(杨义、许谧、许*)的遗迹,进行整理,编撰成道教最著名的经典《真诘》7篇20卷,故大若岩又名真诰岩。

  陶弘景在《答谢中书(谢征)书》所描绘的“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耸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过去人们以为这是陶氏写茅山的景色。现经查考,谢灵运的游踪并未涉及茅山,而他在永嘉却写过《登永嘉绿蟑山》、《石室山》、《过白岸亭》等多首诗篇。可见陶氏所云“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实指楠溪江。

  传说陶弘景尝在安固(今瑞安)福泉山结草为庐,采药种药种甘蔗(药用),为穷人治病,不取分文。群众感其思德,将他住过的地方称“陶山”,种药的地方称“药齐”,山称“药齐项”,甘蔗称“陶蔗”。他练功的地方常有白云缭绕,陶诗有云“山中无所有,岭上多白云”。故这一带旧称“白云乡”。如今,陶山寺尚留有清人撰写的楹联:“六朝霸业成誓水,千古名山犹姓陶”。怪不得会有山川之美这一篇诗啊。

猜你喜欢

  • 尹焕

    [约公元一二三一年前后在世]字惟晓,山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绍定中前后在世。嘉定十年(公元一二一七年)进士。自几漕除右司郎官。与吴文英唱和。当未第时,游苕溪恋一妓女。十年再往,则已为人所据,且已生子,而犹挂名籍中。于是假郡将命召之,久而始来,颜色瘁赧,相对若不胜情。焕作唐多令赠之,为时盛传。焕的著作,有梅津集,《绝妙好词笺》其词多酸苦之辞。

  • 高克恭

    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色目人,占籍大同(今属山西),其父徙居燕京(今北京),祖籍西域(今新疆)。由京师贡补工部令史,选充行台掾,擢山东西道按察司经历,历河南道按察司判官,大中时,官至刑部尚书。画山水初学二米,后学董源、李成笔法,专取写意气韵,亦擅长墨竹,与文湖州并驰,造诣精绝。

  • 周虎臣

    周虎感,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徽宗政和间为永康令,部使者科须甚峻,争不听,以宣教郎致仕(《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为一七)。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复召,四年(一一三○)除太常博士,往抚舒蕲镇抚使李成(同上书卷三六)。

  • 张良臣

    张良臣(约公元1174年前后在世)字武子,大梁人,避地家于鄞。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初前后在世。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登进士第。官止监左藏库。笃学好古,室无长物,妻子不免饥寒。性嗜诗,但不强作,或终年无一句,故所作必绝人。学者称雪窗先生。良臣著有雪窗集十卷,《绝妙好词笺》传于世。

  • 徐经孙

    生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卒于度宗咸淳九年【公元一一九二年一二七三年】,年八十三岁。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授浏阳主簿。累迁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敷陈经义,随事启迪。景定三年,(公元一二六二年)春雷,诏求直言。经孙奏年来忠谠之气,郁不得行,上帝降鉴,假雷以鸣。人谓切中时病。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公田议起,经孙极论不便,忤贾似道,罢归。家在洪、抚之间,有山方正,因号矩山。闲居十余年,卒。谥文惠。经孙作有《矩山存稿》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李叔玉

    (1408年-?),字叔玉,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正统九年,福建甲子乡试中举。正统十年,登乙丑科会试中进士,授惠州府知府。曾祖父李克广。祖父李伯敬。父亲李运。

  • 伍唐珪

    生卒年不详。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唐末进士。家贫,坎坷失路,终老山村。事迹略见其诗及《唐诗纪事》卷七一。《全唐诗》存诗3首。

  •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左宗植

    (1804—1873)湖南湘阴人,字仲基,一字景乔。左宗棠兄。道光十二年举人,官内阁中书。与宗棠同有名于时。诗尚朴忌巧,精天文。有《慎庵诗钞、文钞》。

  • 徐梦吉

    梦吉字德符,杭之于潜人。以茂才举书院山长,官常熟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