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
【源】 见《姓苑》(15,21)。【变】 讹写为顶(91)。【布】 台湾台北(68,261)、大陆(91)等地均有此姓。【人】 鼎革,春秋时楚人(15,21)。鼎澧,宋时兵马知监,死于金难(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榆次及晋中地区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于《姓苑》。其源不一: ①周氏有鼎革,楚人,疑乃鼎姓之始。②或出自西羌之党项人。《续通志·氏族略·属国之姓》载有“ (西) 夏使臣鼎利。”
宋代有鼎沣,兵马知监,死于金难。
【源】 见《姓苑》(15,21)。【变】 讹写为顶(91)。【布】 台湾台北(68,261)、大陆(91)等地均有此姓。【人】 鼎革,春秋时楚人(15,21)。鼎澧,宋时兵马知监,死于金难(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榆次及晋中地区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于《姓苑》。其源不一: ①周氏有鼎革,楚人,疑乃鼎姓之始。②或出自西羌之党项人。《续通志·氏族略·属国之姓》载有“ (西) 夏使臣鼎利。”
宋代有鼎沣,兵马知监,死于金难。
读音:Āliū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Guǐzhū【源】 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后,封于诡诸,以国为氏(17,62,63)。一说,诡诸,春秋时周大夫夷之采邑(15,80),因氏。【变】 一作〔佹诸〕(17)。《姓氏词典》收载,其注引 《姓
读音:bēi【源】 见《姓苑》(15,21,24,60)。【布】今大陆有此姓。【人】杯承宠,宋元丰年间知洪州(15,21,24,60)。现行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度市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
读音:Mǔyē【源】 彝族姓。属雕乌家支(375)。
读音:Sūhú【综】 土族姓。世居青海互助。系辽金时河西走廊游牧部落“阻卜”之译音,亦称阴山鞑靼,汉姓为胡(195)。
读音:Tiēliánggǔtì/Telenggut【综】 蒙古族姓。帖良古惕属蒙古“森林中百姓”诸部之一,以部为氏。内蒙古巴林右旗幸福之路、岗根、索博力嘎苏木均有此姓(384)。
读音:Chún【源】 ①纯狐氏,字妲娥,羿之妻,后有纯氏(60,62)。②唐时西羌族有纯氏(60,62)。③天竺庶姓(古代印度平民之姓)有纯氏,见《梦溪笔谈》(60,63)。入中国者以纯为氏。亦见《
读音:Dòuyú【源】 楚成王之令尹斗榖于菟,字子文,亦称令尹子文,其后因氏(60,62)。【变】 一作〔斗子〕(7),误。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楚斗谷於菟
读音:Duó【源】 ①齐太公之后(8,17)。②春秋时晋大夫铎遏寇之后(11,12,17,62)。③唐时姚州(故治在今云南姚安北)夷有铎氏(50,60,62)。【望】 绛郡(12,17,418)。【布
读音:yì【源】 ①古有懿氏国(故城在今河南濮阳西北),其后有懿氏(7,11,60)。春秋时陈、卫均有懿氏,出于此,或别为一族(7)。②齐懿公之后,以谥为氏,见《风俗通》(1,12)。一说,齐懿公为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