鶡冠
【源】 賨人以鹖冠为姓,见《风俗通》。鹖性健斗,故以其羽饰武士冠。《汉书·艺文志》载,楚有贤人鹖冠子,其后当以为氏(60,62)。賨人,秦汉时湖南、四川地区少数民族,即今土家族先民。【变】 一作〔褐冠〕(60,62)。张澍认为误,见《姓氏五书注》(1)。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注引 《风俗通》 云: “鹖冠氏, 賨人,以鹖冠为姓。”(按,鹖性健斗,故以其羽饰武士冠。)②又据 《汉书·艺文志》 云: “楚人有鹖冠子。其后当以为氏。或亦作 ‘褐冠’。”
【源】 賨人以鹖冠为姓,见《风俗通》。鹖性健斗,故以其羽饰武士冠。《汉书·艺文志》载,楚有贤人鹖冠子,其后当以为氏(60,62)。賨人,秦汉时湖南、四川地区少数民族,即今土家族先民。【变】 一作〔褐冠〕(60,62)。张澍认为误,见《姓氏五书注》(1)。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注引 《风俗通》 云: “鹖冠氏, 賨人,以鹖冠为姓。”(按,鹖性健斗,故以其羽饰武士冠。)②又据 《汉书·艺文志》 云: “楚人有鹖冠子。其后当以为氏。或亦作 ‘褐冠’。”
读音:gōng shū公输氏,鲁公输般之后也。(见《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
读音:Bùjǐgé’ěr【综】 清正白旗蒙古领催昂基图之妻为布济格尔氏(260)。
读音:Néngyǎn【源】 金时女真人姓(71)。【变】 或作〔黏闲逸〕(71)。至清改称纳雅(24)。
读音:Qiào《姓氏词典》 引 《后汉书》收载,其注称: “汉有峭王。”未详其源。
读音:Bàng【综】 见《玉篇》。大陆有此姓(91)。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玉篇》 收载,《姓氏词典》 引 《姓苑》亦载,未详其源。
读音:Sūěr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松花堡(23,63,180,260)。【变】 ①后改为苏氏(180)。②清正红旗满洲护军塔青阿之妻为舒拉佳氏(260),〔舒拉佳〕似即苏尔佳之异译。清代满
读音:zuǒ shī周左师触詟之后。(见《万姓统谱》)平公三年,楚共王拔宋之彭城,以封宋左师鱼石。(见《史记·宋微子世家》)
读音:gǔ lǐ吴景,本姓古里氏,以女真诸姓,今各就其近似者易从中国姓,故古里氏例称吴。(见《古里名字序》)历史上女真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刘静修《古里名字序》云: “吴景,本姓古里氏
读音:Kānggōng【源】 周定王之母弟刘康公,亦称王季子,其后有康公氏(8,17,63)。《姓氏词典》收载,其注据《路史》 云: “以祖辈名号为姓氏,系周大夫刘康公之后。”
读音:qì fú lì【源】 南北朝时高车十二姓之一为泣伏利氏(49,60)。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据《魏书》云: “高车十二姓,一曰泣伏利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