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Wéi

韦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韩姓改姓而来。传西汉初年韩信被杀,萧何将韩信的儿子送往南粤躲避,其子为避仇,以“”字半边“”为姓,遂世代相传。二是以国为姓氏。出自颛顼大彭之后,夏朝时封大彭氏的别孙于豕韦,其后代就以韦为姓。三是西域姓氏,汉代西北少数民族中疏勒国(治今新疆喀什)有韦姓。

韦姓的发源地当是今河南境内,汉代已分布于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等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韦姓已有南迁者。隋唐时期,韦姓主要居住地为陕西,同时,江苏、四川、安徽等地有韦姓分布。在漫长的繁衍迁徙过程中,韦姓主要是以北方居多,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今日韦姓以广西、河南等省区居者为多。

韦姓历史人物如韦贤,西汉大臣,精通《礼记》《尚书》,尤擅长诗赋,号称“邹鲁大儒”。韦应物,唐诗人。世称韦苏州,又称韦江州或韦左司。15岁为三卫郎,即玄宗侍卫,任侠使气,狂放不羁。后入太学,折节读书。所作田园山水诗甚多,善于用简淡笔调描绘幽寂景色,艺术上相当纯熟。今存《韦苏州集》十卷,《滁州西涧》是其代表诗作。韦庄,唐末五代诗人。早年所作《秦妇吟》长诗颇有名。其词清丽,多白描,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他的词作在《花间集》中较有特色。有作品《浣花集》。韦昌辉,广西桂平人,太平天国首领。太平军攻克永安后,被封北王,后被洪秀全处死。

韦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五十位。


颛顼孙大彭为夏诸侯,少康封其别孙元哲于豕韦,苗裔以国为氏。(见《唐书·宰相世系表》)

汉疏勒国亦有韦姓。(见《汉书·西域传》)

▲<汉>韦贤,邹人,名儒。<唐>韦应物,京兆人,诗人。<宋>韦许,芜湖人。

猜你喜欢

  • 读音:dī【源】 见《万姓统谱》(15,21)。源自氐羌,相传为炎帝之后(60,62)。 【布】 北京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有分布。《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夷姓。《山海经

  • 東陵

    读音:Dōnglíng【源】 ①春秋时齐景公时有隐居东陵(故址在今河南固始西南,一说,在湖南岳阳境)者,因以为氏,见《姓苑》(1,7,11,12,17)。②秦时东陵侯召平之后,见《风俗通》(1,7,1

  • 读音:Xiān【音】 又音现(Xiàn)(17)。系音变而为去声(7)。【源】 ①系自子姓。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因氏,见《风俗通》(1,17,21,60)。②蜀之鲜氏系鲜于复姓所改(60,62)。亦见

  • 湻于

    读音:Chúnyú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亦曰州公,姜姓。《风俗通》 曰: ‘春秋时小国也。桓五年,不复其国,子孙以国为氏。唐元和初,避嫌宪宗名,改为于氏。”今多作“

  • 夫蒙

    读音:fū měng【源】 羌姓(60,70)。不蒙氏之异译(70)。【变】 后改为马氏、蒙氏(78),或改为凭氏(12)。【望】 西平(17,418),西羌,见《姓氏急就篇》(17)。【布】 唐时同

  • 無鉤

    读音:Wúgōu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 其注云: “芈姓。 《潜夫论》: ‘楚蚡冒生䓕章,为王子无钩,氏焉。’”屯冒,春秋楚若敖之孙,名熊朐。嗣父霄敖(熊坎

  • 读音:Luán【综】 源出不详。或为栾之讹字。台湾南投、花连、台东等地均有此姓(68,261)。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景县、昌黎、黄骅,山东之昌乐、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

  • 塔察覺爾察

    读音:Tǎchájuéěrchá【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佛阿拉(23,63,180)。【变】后改为赵氏(180)。【人】塔察觉尔察班布哩,清正黄旗人,天命中侍直,后赠骑都尉世职(23)。清代满族姓氏。

  • 读音:Gě/Gee【源】 见《姓氏辨误》(26)。即盖氏,今人已别为二姓。【布】 台湾高雄(68,261)、河北枣强等地均有此姓。

  • 读音:Fán《姓氏词典》 引 《康熙字典》 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