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
【源】 古有集国(故城在今四川南江),后以国为氏(17,62)。【望】 外黄(17,418)。【布】 四川德昌(333)、中江(345)、甘肃永昌(392)、浙江余姚(389)等地均有此姓。【人】 集一,汉时外黄令(1,7,9)。集守节,宋时幽州人,衡州都监(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阳泉、运城、临汾,浙江之余姚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归 “入声”部。未详其源。
汉代有集壹,外黄令; 宋代有集守节,衡州都监。
【源】 古有集国(故城在今四川南江),后以国为氏(17,62)。【望】 外黄(17,418)。【布】 四川德昌(333)、中江(345)、甘肃永昌(392)、浙江余姚(389)等地均有此姓。【人】 集一,汉时外黄令(1,7,9)。集守节,宋时幽州人,衡州都监(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阳泉、运城、临汾,浙江之余姚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归 “入声”部。未详其源。
汉代有集壹,外黄令; 宋代有集守节,衡州都监。
读音:zhú郑大夫烛之武后,不得氏以其居烛地,故以为氏。(见《万姓统谱》)
读音:E-'értǎn【综】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奎素图之妻为阿尔坦氏(260)。
读音:Guīhǎi【源】见《中华姓府》(63)。
读音:Zī【源】 ①系自姬姓。黄帝之后食采于益州资中(故城在今四川资阳北),因以为氏,见《风俗通》(1,6,7,12,17)。亦见《路史》(21)。②明、清时云南陆凉州(今陆良)土知州、维摩州(今邱北
读音:Xī【源】 傒,春秋时齐大夫食邑,以邑为氏(17)。周时吕望太公之后有傒姓(19,21)。《姓氏词典》引《姓觿》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Zāi【源】 见《姓苑》(15,21)及《中国姓氏集》(62)。【布】 江苏高淳(305)、武进(314)、安徽淮南(362)、甘肃永昌(392)、台湾云林(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
读音:Hédài【综】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穆津泰之妻为和岱氏(260)。
读音:zhù qiū【源】 祝融氏之后有祝丘氏(15,60,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词典》据《姓考》 注云: “以地名为姓氏。祝丘,春秋鲁邑。在今山东
读音:yáng wēng周景王之孙阳翁伯之后,有阳翁氏。(见《路史》)
读音:xīn【源】 ①系自姬姓。周文王之子毕公高之裔,毕万之后封于新田(故城在今山西曲沃西南),其后因以为氏,见《姓苑》(62)。②春秋时晋大夫新稺(稚)穆子之后,别为新氏(6,7,60)。③明时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