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都
【综】 明时云南建昌府(故治在今四川西昌)土司姓阿都,系彝族,后改为都氏(129)。
《姓氏词典》 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 收载。其注云: “宋有阿都督。元有阿都善信。”未详其他。
【综】 明时云南建昌府(故治在今四川西昌)土司姓阿都,系彝族,后改为都氏(129)。
《姓氏词典》 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 收载。其注云: “宋有阿都督。元有阿都善信。”未详其他。
读音:wěi sháo【源】 周成王分于鲁公有商民六族,其一为尾勺氏,见《左传》(7,12,17,60)。【人】 尾勺携,东汉尚书郎(6,26)。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据《左
读音:mì guì西羌有密贵氏。(见《西秦录》)
读音:Héyè’ěr【综】 锡伯族姓,汉姓为何、贺、赫等(201,433)。
读音:qiān【综】 汉时有将军搴杨(15,21,62)。罕见姓氏。《辞海》收载,“汉代有搴扬。”未详其源。
读音:Dūlù【源】元时人姓(24)。至清时为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长白山、黑龙江等地(23,63,180,260)。 【变】①后改为郝氏(24)。②亦作〔都鲁〕(180,260)。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
读音:Hédú/Hotu【源】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huà yáng秦宣太后弟封华阳君,子孙氏焉。(见《元和姓纂》)
读音:Jiān【源】 见《中华姓府》(63)。【布】 北京、四川成都(91)、山东沂水(332)、安徽淮南(362)、浙江普陀(297)、江山(325)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临汾
读音:Zhòngwū【综】 汉有仲乌嬴,见《容斋随笔》(21,63)。张澍考证,《史记》中有乌氏嬴,无姓仲乌者(26)。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词典》引《太平图话姓氏综》亦载
读音:táo qiū【源】 帝尧之子丹朱居陶丘(故城在今山东定陶西南),其后以地名为氏(6,7,12,15,17)。【变】 一作〔陶邱〕(6,17)。【人】 陶丘德,春秋时齐大夫(7,12,60)。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