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èng

【源】 ①系自姬姓。周厉王之少子宣王之母弟桓公友之后。桓公初受封于郑,在周之畿内(故城在今陕西华县西北),后徒溱洧之间,今河南新郑是也,战国时为韩所灭,子孙播于陈、宋,以国为氏(6,7,12,17,60)。②金时女真人石抹氏汉姓为郑(71)。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23)。又,清满洲八旗舒穆禄氏、郑佳氏等后均有改姓郑者(180)。今满族姓(344)。③清高丽人姓,世居得州(23)。今朝鲜姓。④裕固族增斯恩氏之汉姓为郑(198)。⑤台湾土著(65)、京(104)、壮(109)、瑶(118,119,225)、彝(130)、白(139)、蒙古(318,344)、回(318)、黎、东乡、羌、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望】荥阳(17,60,418)。【它】日本侵占台湾时期曾用日本姓谷川的台湾土著人,在台湾光复后,奉令废日本姓,重新选汉姓为郑(65)。【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78%,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尤以浙江、福建等省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郑姓人口22%。【人】郑弘,汉时南阳太守(62)。郑成功,明时南安人,明末清初收复台湾(61)。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江西之金溪、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满、鲜、瑶、京、黎、纳西、哈尼、裕固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周厉王之少子宣王之母弟桓公友之后也,桓公初封於郑,在周之畿内,今华州郑县是也,以国为氏。”此当系出姬姓。②又,汉代西南少数民族亦有郑姓,《中文大字典》 注引 《后汉书·南蛮传》 云: “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 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於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於赤穴,四姓皆生於黑穴。” ③或为鱼姓所改。《姓氏词典》 注云: “唐代鱼注冒姓郑,郑注曾任凤翔节度使。”④鲜族之郑姓,历史亦颇悠久。《中国人的姓名·朝鲜族》 载: 到新罗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师今九年春,“改六部之名,乃赐姓。……珍支部为本彼部,姓郑。” 又 《清通志·氏族略》 亦载,高丽族之郑姓,世居得州地方。⑤或为满族姓氏所改,满族之郑佳氏后改单姓郑。见 《满族姓氏录》。⑥今裕固族之郑姓,由增斯恩氏所改。增斯恩,或称增柯斯,本户族名,后或取其首音,谐以音近似之汉姓 “” 而为单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裕固族》。

汉代有郑众、郑玄;宋代有郑樵; 明代有郑和,现代有郑律成,鲜族音乐家。

猜你喜欢

  • 錫訥楚克

    读音:Xī'nèchǔk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乌噜特(23,63,260)。【变】清蒙古镶红旗(259)、驻防杭州满洲正蓝旗(256)中均有西讷楚特氏,〔西讷楚特〕似即锡讷楚克之异译。清代蒙古族

  • 读音:tiān【源】 见《姓苑》(15,21)。【布】 四川(92)、台湾高雄(68,261)、北京、安徽桐城等地均有此姓。【人】 添颖,宋时福建九溪人,任循州司户(15,21,24)。添礼,明时福建

  • 卓生

    读音:Zhuōshēng基诺族姓氏。今云南之景洪有分布,本氏族名,后以为姓。《中国人的姓名·基诺族》 收载。未详其他。

  • 石熱尼

    读音:Shírè’ní景颇族姓氏。汉意指横在房屋椽子上的竹条,以之为氏。出自“恩昆”姓。传说古代有一“恩昆”大姓,分出一小支人,在江心坡一带的山梁上建房住下。这个山梁盛产一种质硬的竹子,是

  • 读音:chuò【音】 亦音Chuò(17,76)。【源】 宋时兴州刺史折惟昌所部啜讹之后(60,63)。党项姓(445)。【望】 河西(17,418)。【布】 山西汾阳(278)、台湾台北(68,26

  • 亞腳華

    读音:Yàjiǎohuá怒族姓氏。云南之碧江有分布。传说乃茂英冲之后。其汉意为“蛇”,即以蛇为图腾之氏族,且以族命氏。见 《中国人的姓名·怒族》。

  • 读音:Kǎn/Kaan【源】 见史游《急就篇》(63)。

  • 普六如

    读音:Pǔliùrú《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姓觿》 注云:“即 ‘普六茹’ 氏,北魏时代北姓。”参见“普六茹”条。

  • 密革

    读音:mì gé【源】 琅邪人有此姓,见《姓苑》(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姓苑》云: “琅邪人有此姓。”琅邪故城在今山东诸城县东南。未详其他。

  • 索佳

    读音:Suǒ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十三派,出鄂尔坤、吴尔湖、俄漠和、界凡、萨尔湖、俄漠和索罗、苏完、吉林乌喇、马儿墩、长白山、大凌河、辉发、托米屯等地(23,180,260)。【人】 索佳叶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