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Táozhū【源】 春秋时越国丞相范蠡归相印后,行止于陶、自谓陶朱公,见《史记·越世家》(21,63)。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 《史记·越世家》 云: “范蠡归相印,尽
读音:Páo/Paur,Pau【源】通鲍,见《金文编·革部》(86)。
读音:Qī戚姓主要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孙姓。春秋时卫武公后裔孙林父,受封于戚邑,其支庶子孙遂以封邑名命姓,形成戚氏。秦汉之际,戚姓落籍于鲁西南。东汉至魏晋,繁衍于江苏、山东间地东海郡的戚姓
读音:Duó【源】 ①齐太公之后(8,17)。②春秋时晋大夫铎遏寇之后(11,12,17,62)。③唐时姚州(故治在今云南姚安北)夷有铎氏(50,60,62)。【望】 绛郡(12,17,418)。【布
读音:Lílián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引《路史》收载,其后分族,为厘氏、釐氏、骊氏。
读音:qù jí【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郑穆公之庶子去疾之后有去疾氏,见《世本》(4,7,12,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姬姓。《世本》 ‘郑穆公子去疾之后。’
读音:Hòu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本为地名,“以地为氏”。其地当在今江苏沭阳县境。或作“厚丘”。
读音:xiá韩相侠累。(见《史记·韩世家》)汉侯国后有侠氏。(见《路史》)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注云: “即荚氏,音荚。韩侠累之后。”
读音:Xījìlú【源】 北魏孝文时改代北奚计卢氏为索卢氏(7,17,27,44)。【变】亦作〔奚斗卢〕(17,27,44)、〔奚什卢〕(12,27)。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姓氏词典》引 《魏书
读音:Miáo苗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出自苗父之后。据传说,上古有神医苗父,其后代遂以苗为姓氏。二是出自百济民族。汉唐时期,朝鲜半岛的百济民族中有苗氏一姓。三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芈姓。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