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é

【源】 ①郃氏即合氏,以地为氏(60,62)。郃或即战国时魏邑合阳,故城在今陕西合阳。 ②北魏时改大莫干氏为郃氏,见《魏书·官氏志》(7,12,15,17,27)。【望】 平卢(17,418)。【布】 辽宁辽中(293)、上海嘉定(351)、贵州黎平(358)、湖南湘潭(373)、江苏南京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宜丰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考略》注云: “郃氏,即合氏。以地为氏。”郃,春秋宋邑。宋桓公之孙向戍食采於郃 (亦作“”),遂以邑为氏,系出子姓。②郑樵注引 《魏书·官氏志》 云: “大莫干氏改为郃氏。”

猜你喜欢

  • 突利

    读音:Tūlì《姓氏词典》 引 《新唐书》 收载。其注称:“唐有突利设。”未详其源。

  • 读音:Jìn【源】 见《姓苑》(11,15,21)。春秋时晋后有进氏(8,60,62)。【望】 陈留(17,418)。【布】 河北乐亭(334)、四川汉源(336)、安徽淮南(362)、台湾台北(68

  • 乞扶

    读音:Qǐfú【综】 北魏孝文帝时改乞扶为扶氏,见《魏书·官氏志》(6,17,27,70)。一说即乞伏氏之异译(70)。【人】 乞扶莫干,北魏末代北胡民,破那县,杀太守(27,242)。历史上代北地区

  • 武竹

    读音:Wǔzhú【源】 彝族姓。属武拉家支(375)。

  • 读音:bèi宋封人被之后有备氏。(见《风俗通》)

  • 读音:gǎi【源】 ①系自子姓,春秋时改国之后,见《世本》(60)。 ②回族姓(97)。【望】 咸阳(17,418)。【布】 浙江上虞(279)、河南洛宁(294)、山西平陆(298)、安徽淮南(36

  • 读音:chù【源】 彳亍义通于踯躅,或为行氏所变,见《姓氏寻源》(7,60,62)。【布】 春秋时河东(秦置河东郡,故治在今山西永济)有亍氏(1,7,9,60)。今大陆有此姓(91)。【人】 亍衡,楚

  • 读音:Chāo【源】 ①见《姓苑》(15,21)。②辽、金人之姓(60)。今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344)。【布】 陕西(92)、山西平陆(298)、河北隆化(344)、湖南湘潭(373)、安徽怀远

  • 拔略

    读音:bá lüè【综】 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苏氏,见《魏书·官氏志》(6,7,12,27,60)。一说,即拔略氏(70)。亦作〔拔畧〕(7)。【人】拔略昶,北魏时都督(6,21)。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

  • 读音:sēng【源】 见《姓苑》(15,17,21,24)。【布】 上海、四川成都(21)、福建泰宁(295)、江苏高淳(305)、台湾(64,68,261)、贵州赤水(442)、浙江镇海、嘉善、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