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ōu

邹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源自姒姓,越王勾践之后。二是源自曹姓,以国名为姓。周代有邹国,又称邾娄,后为楚所灭,后世子孙有以邹为姓氏者。

邹姓主要发祥于今山东邹城。西汉以后,邹姓一支迁居河南邹坊。魏晋南北朝,邹姓南迁于江浙一带,后又散居于闽粤一带。唐代,邹姓入闽。南宋时,邹姓迁居广东,以后又广泛分布于今江西、江苏、福建、浙江、湖南、广东、广西等地。明初洪武年间,邹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等地。明清之际,邹姓赴台,及至海外。如今邹姓在四川、江西、山东、湖北、浙江、福建等省为多。

邹姓历史人物有邹忌,战国齐相。齐威王时,他以鼓琴节奏说明治国之道,得赏识,被任为相。邹阳,西汉文学家,吴王濞招致四方游士,阳与严忌、枚乘等俱仕吴,以文辞知名。邹伯奇,清科学家,精通光学、天文、历算,著有《格术补》《赤道星图黄道星图》等。邹容,近代民主革命者。赴日留学,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回国后参加爱国学社,著《革命军》,宣传革命是“天演之公例”、“世界之公理”,号召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邹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十五位。


【综】 台湾台北多此姓(64,68,261)。按,邹为邹之俗写,故邹氏源于邹姓,今台湾有人分邹与邹为两个姓。


邹本邾娄国,改为邹,后以为氏,帝颛顼之后所封。(见《说文》)

宋愍公之后,正考公食采于邹,生叔梁纥,遂为邹氏。(见《元和姓纂》)

▲<汉>邹长倩,公孙弘之故人。<金>邹谷,诸城人,大理寺丞。<明>邹迪光,无锡人,诗人。

猜你喜欢

  • 茄羅

    读音:Jiāluó【源】 见《姓苑》(9,17,21,60)。西夏人姓(31,60)。茄罗、兀赃、成王为吐蕃三个部族,当以部为氏(40,101)。【变】一作〔茹罗〕(60,62)。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

  • 車非

    读音:Chēfēi【源】 北魏献帝次兄为普氏(一说为普乃氏),孝文帝时改为周氏,至金水公周摇,周闵帝赐姓车非氏(7,12,6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鲜卑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 读音:jiàn同州人有此姓。(见《姓苑》)

  • 读音:Zhú【源】春秋时郑大夫烛之武之后,以其居于烛地,因氏(7,12,15,17,60)。【望】荥阳(17,418)。【人】烛寿,春秋时秦丞相(11,17)。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雁北地区有分布

  • 稿鳥

    读音:Gǎoniǎo【综】 苗族姓。世居贵州凯里(旧称炉山),汉姓为杨(116)。

  • 读音:Táng【综】 源出不详。台湾彰化、南投、台中等地均有此姓(68,26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江西之余干、山西之运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余干县公安局提供; 《山西人口姓大全》亦收载,未

  • 读音:jiǎn【源】 ①太昊(伏羲)之臣羲修之后有寋氏(60,62,91)。②唐侍臣蹇道会,从僖宗西幸,僖宗谓曰,蹇不利东北,因更氏为寋(16,20,21,63)。清四川多寋姓,乃寋道会之后(60,6

  • 知北

    读音:Zhīběi【综】 《庄子》有知北游(9,63)。然可能是虚构人物,并非真有其人。《姓氏词典》 引 《姓解》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 大俗稽

    读音:Dàsújī《姓氏词典》 引 《姓解》 收载,未详其源。

  • 佟陸

    读音:Tónglù【综】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班金太之妻为佟陆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