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án

【源】 ①颛帝之后有邯氏,见《路史》(60,62)。②古有邯国,以国为氏(15,21)。一说,古有邯会国(故城在今河南安阳西北);一说,古有邯平国(即邯郸,故城在今河北邯郸西南10里),在广平,春秋时赵大夫食邑,因氏(17,62)。③汉景帝中元三年,封邯郸为翕侯,见《汉书》。此为匈奴姓(242)。【望】 真定(17,418)。【布】 北京、上海(9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上海、山西之太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集韵》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引 《路史》 云:“颛帝后有邯氏。” ② 《姓氏词典》 注引 《姓觿》 云:“古有邯国,因国为氏。” ③ 《中国姓氏大全》 注云:“古有邯川 (今青海化龙西),居者以水为名。” 不知其所本。

猜你喜欢

  • 額爾格濟

    读音:Éěrgéjì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广宁、正安堡地方,为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 周史

    读音:zhōu shǐ【源】 相传老子曾为周柱下史,后世称为周史,其后因以为氏(6,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元和姓纂》云: “周史之后,其后氏焉。” 《姓氏词

  • 賽密埒

    读音:Sàimìliè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金代为女真族姓氏,乃女真白姓,到清,则融为满族,散处萨哈尔察、黑龙江等地方,为满八旗姓氏之一。或作赛密哷、赛密勒。

  • 读音:yǎn【源】 皋陶之后,本偃氏,后去人旁为匽氏(7,60,62)。【望】 舒城(17,418)。【人】 匽繇,汉时人,其女为东汉桓帝母(15,21)。罕见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

  • 读音:Xìn【源】 春秋时鲁哀公时之宗人(官名,掌祭祀之礼)衅夏之后(7,15,17,21,24)。衅,祭也。杀牲以血涂鼓曰衅。太史掌衅龟,或太史之后,取此为氏(60,62)。【变】 一作〔舋〕(7,

  • 读音:Rùn【综】同闰。台湾分闰、閠为两姓。台湾南投有此姓(68,26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甘肃之舟曲等地有分布。此姓系韩城等地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按: 闰,或同“闰”,与闰

  • 东楼

    读音:dōng lóu夏禹后东楼公封于杞,因以为氏。(见《元和姓纂》)东楼,姒氏,少康之后,支孙封为东楼公,因为东楼氏。(见《万姓统谱》)

  • 读音:Yuán【源】 ①见《姓苑》(15,21,24)。②或系圈氏所改(60,62)。【布】 明时河南南阳府有圆氏(15,21,24)。清时山东有圆氏,见《池北偶谈》(60,63)。今山西汾阳(278

  • 读音:zī【源】 ①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公族支庶分居于戴(故城在今河南考成东南5里)者,后有菑氏(8,17,60)。②系自曹姓。春秋时邾子捷菑之后(17)。③菑,春秋时齐邑,当居者以邑为氏,见《姓苑》(

  • 博羅忒

    读音:Bóluótè《姓氏词典》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清道光时两江总督裕谦,姓此氏。” (按:疑此即 《清通志·氏族略》所收“博罗特” 氏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