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
读音:dài
【源】 系自芈姓。楚公族之后(17,62)。【望】 河朔(17,418)。【布】 河南卫辉(287)、甘肃康县(348)、河北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阳泉,浙江之余姚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考略》注引《汉书·颜注》云: “今河朔有逮姓。”
汉代有逮普。
【源】 系自芈姓。楚公族之后(17,62)。【望】 河朔(17,418)。【布】 河南卫辉(287)、甘肃康县(348)、河北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阳泉,浙江之余姚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考略》注引《汉书·颜注》云: “今河朔有逮姓。”
汉代有逮普。
读音:Gōngwéi【源】 春秋时鲁昭公之子公为之后,见《世本》(11,17,60)。【人】 公为珍,春秋时鲁国士官(9,17)。
读音:Chángqiū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词典》 有载,其注“常丘” 云: “又作 ‘常邱’。见《姓解》。”
读音:Púsà《姓氏词典》 引 《宋史》 收载,其注称: “宋有蒲萨·陀婆。”未详其他。
读音:Jiá《姓氏词典》 据 《新元使》 收载。其注云: “元有戛尔克。又,《中国姓氏汇编》亦收有此姓。”未详其源。
读音:Bùyán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元有图烈布哈者,其妻即为布延氏。
读音:mǒ yán抹颜曰孟。(见《金史·国语解》)
读音:Chāo【源】 ①见《姓苑》(15,21)。②辽、金人之姓(60)。今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344)。【布】 陕西(92)、山西平陆(298)、河北隆化(344)、湖南湘潭(373)、安徽怀远
读音:Xīsūlè【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希苏勒氏(256)。
读音:shū jiān楚公族有舒坚氏,有舒坚文叔为大夫。(见《潜夫论》)
读音:Nǎ【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黑龙江省之嫩江县、河北之围场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