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孫
【源】 春秋时秦穆公使大夫逢孙戍郑,逢孙密谋取郑,郑觉而逐之,逢孙奔宋,子孙以王父字为氏(6,7,12,17,60)。【人】 逢孙依,汉陇西都尉(6,1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 《姓氏英贤传》 云: “秦大夫逢孙之后。”以字为氏。本楚人,仕於秦,穆公时将。汉代有逢孙依,陇西都尉。
一作“逄孙”; 又音péngsūn。
【源】 春秋时秦穆公使大夫逢孙戍郑,逢孙密谋取郑,郑觉而逐之,逢孙奔宋,子孙以王父字为氏(6,7,12,17,60)。【人】 逢孙依,汉陇西都尉(6,1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 《姓氏英贤传》 云: “秦大夫逢孙之后。”以字为氏。本楚人,仕於秦,穆公时将。汉代有逢孙依,陇西都尉。
一作“逄孙”; 又音péngsūn。
读音:Tán/Tarn【源】 源出不详。江苏武进有此姓(314)。疑系谭姓之讹。
读音:Xiǎoěrzhū《姓氏词典》引《北史》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Tuōmó【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八派,出伊巴丹、塔山堡、哈达、黑龙江、叶赫、齐齐哈尔、努克特勤、苏完等(23,63,180,260)。【人】 清镶红旗满洲马甲高礼之妻为托谟氏(260)。清代满
读音:wēi【源】 ①系自妫姓。战国时齐威王之后,以谥为氏,见《风俗通》(1,9,12,17,60)。②西域部族姓(91)。【望】 南安(17,21,60,418)。【布】 浙江上虞(279),安徽淮
读音:Liǎo【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江苏武进(314)、台湾台北(64)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鸡泽、蔚县,山西之太原、运城、忻州,湖南之益阳等地均有分布
读音:Nāmùdūlù《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满族姓。清康熙时镶白旗蒙古都统法喇,姓此氏。” (按: 疑此即 “那木都鲁”之别译。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qí【源】 ①系自姜姓。齐惠公裔孙栾施,字子旗,为齐大夫,后为子旗氏,亦或去子为旗氏,见《风俗通》(1,7,9,12,15)。②系自姬姓。周成王封幼子臻于单为甸侯,后有单公旗,因氏(17)。③系
读音:Hè’ěrjiā【综】土族姓,意为霍尔村,一作〔贺尔郡〕,汉姓曰贺(195)。
读音:bù yí【源】 春秋时宋微子之后有不夷氏,见《路史》(60,62)。春秋时宋大夫不夷甫须之后,见《世本》(60)。不夷系宋大夫采邑,因邑为氏,见《姓谱》(17)。【变】 或作不苐,亦作不茅(4
读音:Mù《姓氏词典》 引 《甘肃省革命烈士英名录》 收载,“今甘肃镇原有此姓。”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