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黍
读音:Fùshǔ
【源】 舜庶子七人,其后有得封负国(舜迁国于负黍,见《夏世纪》。故城在今河南登封西南),至春秋并入郑国,后有负氏、负黍氏(19,21)。
【源】 舜庶子七人,其后有得封负国(舜迁国于负黍,见《夏世纪》。故城在今河南登封西南),至春秋并入郑国,后有负氏、负黍氏(19,21)。
读音:bēi【源】 见《古今姓氏书辩证》(7)、《姓氏急就篇》(11)。【望】 安阳(17,60),安陵(418)。【布】 北京大兴有此姓。【人】 桮育,汉时安陵人(7,11,17,60)。罕见姓氏。
读音:Gādūsū【综】 蒙古族姓。内蒙古鄂托克旗有此姓(318)。
读音:Liúshū【源】 系自己姓。飂叔安(亦作廖叔安)之后有飂叔氏,见《路史》(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路史》云: “飂叔安之后有飂叔氏。”或作“廖叔”。
读音:Wùléi【综】 彝族姓。属阿鲁家支,四川越西有此姓(132,208,375)。
读音:zǐ fēng郑公子去疾,字子丰,其后为氏,亦为丰氏。(见《世本》)
读音:Míng’ē【综】 清蒙古正红旗中有明阿氏(259)。
读音:Luǒgǔ【综】彝族姓。四川德昌有此姓(333)。
读音:jié lì以官为氏,回纥酋长有颉利姓。(见《旧唐书》)
读音:Wūlī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乌噜特(一作兀鲁特)(23,63,260)。【人】 ①一作〔乌理特〕(260)。②清镶黄旗满洲护军三达色之妻为乌里特氏(260),〔乌里特〕似即乌哩特之异译
读音:Xí习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春秋时有诸侯国习国(今陕西丹凤),国灭后,其族人有以原国名命姓者,为习姓。二是以地名为姓,源于姬姓。春秋时有地名少习(今陕西商县东),后称为武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