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ǔ

【源】 ①尧时贤人许由之后(9,11,17,60)。②系自姜姓。炎帝裔孙伯夷之后。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故城在今河南许昌),后以为太岳之嗣。至许元公结为楚所灭,迁于容城(故城在今河北容城),子孙分散,以国为氏(6,9,12,17,60)。③清满州人姓。世居辽宁抚顺、沈阳等地(23)。今满族人姓(344)。④清广西泗城府(故治在今广西凌云西南)土司姓许,始于明万历年间(72)。⑤黎(106)、瑶(120)、彝(130)、土家(387)、阿昌(142)、回(176)、蒙古(255、344)、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汝南、高阳(17,21,60,418)。【布】 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53%,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尤以江苏、山东、云南、广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多此姓,上述7省许姓约占全国汉族许姓人口55%。【人】 许偃,春秋时晋大夫(12,17)。


一行常见姓氏。今北京,辽宁之沈阳,河北之邢台、尚义、钜鹿,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峡江,云南之陇川、泸水、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壮、鲜、苗、彝、傣、畲、黎、阿昌、布依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姜姓,与齐同祖,炎帝之后。尧四岳伯夷之子也。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於许,以为太岳后,今许州是也。灵公迁于葉 (叶),悼公迁于城父,又迁于白羽,许男斯迁于容城,自文叔至庄公,十一世始见春秋。” 《姓氏考略》 注引 《姓源韵谱》亦云: “许,姜姓,尧四岳伯夷之后,与齐同宗。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子孙以国为氏。” 许故城即今河南许昌。② 《姓氏考略》据《姓氏急急篇·注》称: “许由之后。” 由,古之贤人,相传尧曾让天下给他,许由谢而隐。

战国时楚有许行; 东汉有许慎,著《说文解字》;唐代有许浑,丹阳人; 清代有许之渐,武进人,顺治时御史。

猜你喜欢

  • 浩賞

    读音:Hàoshǎng《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他。

  • 读音:Zhè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台湾台南、高雄等地均有此姓(68,261)。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忻州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新编千家姓》 亦载,未

  • 祿里

    读音:Lùlǐ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郑樵将其归入 “以地为氏” 之列。其注云:“即 ‘角里’ 也。以 ‘角’ 音 ‘禄’,故亦作禄。《神仙传》有禄里先生。”又云: “隐逸

  • 高堂

    读音:gāo táng【源】 春秋时齐卿高敬仲傒,食采于高堂(故城在今河南舞阳西),以邑为氏,见《风俗通》(1,12,17,60)。【望】 齐郡(17,418)。【人】 高堂生,春秋时鲁人,孔子弟子,

  • 許大歹

    读音:Xǔdàdǎi【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许大歹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硕岱岱〕(24)。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氏

  • 读音:Yùn【综】 源出不详,或系檀姓之讹。山西汾阳(278)、广西钦州(364)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昌黎、内蒙古之兴和、山西之阳泉及忻州等地均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亦收

  • 读音:Xià【综】 源出不详。汉、东乡(211)等民族均有此姓。四川武胜(321)、山东东明、安徽利辛、霍邱、河南汝南、湖南沅陵、甘肃积石山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泸水、福建之上杭、

  • 读音:yòng【源】 ①古有用国,见《毛诗》,高唐(故城在今山东禹城县西南,乃用国之地,故有用姓,见《风俗通》(1,6,12,15,17)。②《姓氏考略》按:《毛诗》无用国,《鄘风》有美孟庸矣,据《正

  • 索多爾

    读音:Suǒduōěr【综】 达斡尔族姓(莫昆名)属敖沃勒哈拉,汉姓为单(189)。达斡尔族姓氏。出自敖拉哈拉,“敖拉”汉意为“山”。或改为单字姓“单”,盖取其哈拉意译“山”音,谐“单(shà

  • 阿里班

    读音:E-lǐbān【源】 金时女真人姓(71)。【变】 亦作阿里(71),清《续通志·氏族略》作〔阿勒班〕(24)。【望】 广平(71)。【人】 阿里班剌,金世宗大定年中任御院通进(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