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hóu fú hóu【源】 南北朝时代北有护佛侯部,护佛侯系侯伏侯之异译,故侯伏侯当以部为氏(70)。【变】 ①后改为侯氏(7,70)。 ②疑即胡引氏之异译(70)。一说,系俟伏斤氏之讹(242
读音:Zhūmòlā【综】 清镶蓝旗满洲闲散秦达库之妻为朱莫拉氏(260)。
读音:Gǔ【源】 系自姬姓。伯爵之国,其后以国为氏(7,63)。《姓氏词典》收载。其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云: “以国名为姓氏。源于姬姓。出自姬姓伯爵之国,后以为氏。”
读音:Jīn’ēn【综】 彝族姓。属沈泰家支,云南宁蒗(375)、四川凉山(208)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Chìlíng【源】 叱灵为西秦一部落(12,21,60)。西秦乞伏国仁之先有叱灵部,见《西秦录》(60),以部为氏。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鲜卑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乞伏
读音:diāo【源】 ①夏禹之后有凋氏(8,60,62)。②或出于雕氏(91)。【布】 大陆有此姓(91)。【人】 凋成,东晋时后赵石遵部将(7)。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 《路史》云
读音:tí【源】 春秋时晋大夫羊舌赤食采于铜鞮(故城在今山西沁县西南),谓之铜鞮伯华,其后有蹄氏,见《古今姓氏书辩证》(60,62)。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有载; 《姓氏考略》亦收,其据《路史》
读音:lì【源】 ①西羌姓荔非氏后改为荔氏(60,62)。②或大荔戎(西戎一支)之后有荔氏(60)。③鲜卑大人荔游之后(60)。④西夏人姓(40)。【变】 亦作〔茘〕(21,62,80)。【布】 四川
读音:Lǎ【源】 ①清时甘肃碾伯县(即今青海乐都)土司喇苦,其后子孙以喇为氏,世居喇家庄(72)。 ②清时云南普洱府思茅厅橄榄坝(今景洪猛罕)土把总为喇氏,系傣族(253)。 ③土(195)、纳西(1
读音:qú qiū【源】 ①系自嬴姓。春秋时莒国之君居于渠丘(故城在今山东安丘南),故谓之渠丘公,因邑为氏,见《风俗通》(1,6,12,17,60)。②汉时彭城王之后有渠丘氏(21)。【变】 一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