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uē

薛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国名为姓氏,源于任姓。黄帝后裔奚仲居薛国,历夏、商、周三朝,共六十四世,至战国时为齐国所灭,薛国公子登到楚国为官,因以国名为氏。二是以封地为姓氏,源于田姓。孟尝君的父亲田婴受封于齐,孟尝君袭封,后失其祀,子孙以封地为姓氏。三是改姓。北魏鲜卑族复姓叱干氏改为薛氏。

薛姓发祥于今山东薛城,后迁江苏邳州,战国时已迁徙到湖北、湖南、江苏、河南、河北境内。三国时,薛姓徙居今甘肃。晋永嘉之乱,薛姓徙居福建。明初,薛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河南、陕西、山东、北京等地。明清两代,薛姓渡海到台湾者,以福建籍居多。此后,有的又远播海外。如今,薛姓以江苏、山西、陕西、河北、福建等省为多。

薛姓历史人物有薛道衡,隋著名诗人。专精好学,边塞诗雄建有名。薛仁贵,唐代著名将领。善骑射,高宗时,破突厥九姓于天山,时军中有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薛据,唐代官员、诗人。为人耿直,文章气魄宏大。与著名诗人杜甫、王维等友善,常相聚切磋文艺。善诗,行文造句多模仿鲍(照)、谢(灵运)。薛稷,唐书画家。曾于外祖魏徵家见虞世南、褚遂良书法,精勤临仿,遂以工书名世。后人把他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称为唐初四大书法家。兼画人物、佛像、鸟兽、树石,画鹤尤为驰名。薛涛,唐女诗人。能诗善乐,多才艺,时称女校书。曾居浣花溪,创制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

薛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六十八位。


【源】①系自任姓。黄帝之孙颛帝少子阳封于任,其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为薛侯国(故城在今山东滕县东南50里薛城),历夏、殷、周六十四代为诸侯,周末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6,7,12,17,60)。②系自妫姓,战国时齐孟尝君封于薛,秦灭六国而失其祀,子孙遂姓薛,此与任姓之族系不同,见《吴录》(60,62)。③北魏时改高车薛干部之叱干氏为薛氏(15,17,21,44,242)。④西夏人姓(95)。⑤唐时左威卫大将军薛怀义,原姓冯名小宝(62)。⑥明时赐元人托果齐姓薛名贵,托欢姓薛名斌(24)。⑦清四川成绵龙茂道松潘龙溪堡土知事薛氏(72)。⑧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23)。今满族姓(344)。⑨土家(387)、蒙古(255,344)、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变】东莞蘖氏本姓薛,避仇改焉(12)。 【望】新蔡、沛国、高平、河东(17,60,418)。 【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2%。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尤以江苏、陕西、山西、河北、福建等省多此姓,5省薛姓约占全国汉族薛姓人口63%。 【人】薛邦,春秋时兖州人,孔子弟子(21)。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黄骅、阜平,山东之平邑,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鲜、回、拉祜、土家、纳西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任姓,黄帝之孙颛帝少子阳封於任,故以为姓。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为薛侯,奚仲迁于邳。十二世孙仲虺为汤左相,复居薛。……历三代凡六十世而至愍侯弘,为齐所灭,遂以国为氏。” 旧云: 鲁国薛县,今徐州有薛城,在滕县东南五十里是也。或按: 《薛氏血脉谱》: “文王曹夫人,姜氏,见赤龙交而孕,十二月生子,手把 ‘薛’ 字,因氏为薛。” 乃知谱牒家言多无足取。②又注: 《河南官氏志》 云:“叱干氏改为薛氏。” 出自北魏西方诸部。③又注:“辽西薛氏本东北藩。” ④ 《姓氏考略》 注引 《吴录》云: “孟尝君封於薛,秦灭六国而失其祀,子孙遂氏薛。” 此亦以国 (邑) 为氏,系出田氏。⑤或为冯姓所改。《姓氏考略》据《唐书》注云: “又有冯姓改薛者,唐之薛怀义,本冯小宝。”⑥为蒙古族姓名所改。《续通志·氏族略》 载: “明赐元人姓名: 托果齐曰薛贵; 托欢曰薛斌。” ⑦鲜族薛姓之出历史亦较久。《中国人的姓名·朝鲜族》 载: 到新罗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师今九年春,“改六部之名,乃赐姓,……明活部为习比部,姓薛。” ⑧郑樵注引 《姓苑》 云: “东莞蘖氏本薛氏,避仇改为蘖氏。”

汉代有薛宣,郯人,长安令; 唐代有薛仁贵,龙门人,本卫大将军; 明代有薛瑄,河津人。

猜你喜欢

  • 读音:tí【源】 ①隄,古侯国(故城在今陕西境),子孙以国为氏,见《姓苑》(17)。②隄姓出于铜鞮(故城在今山西沁县西南(8,60,62)。③高隄(故城在今河北枣强东)、平隄皆县名,以邑为氏(60,6

  • 读音:Zào【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又,《李慈铭孟学斋日记》:六月二十六日,入署销假,见倭中丞,皂侍郎(63)。浙江余姚有此姓(389)。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黑龙江之嫩江县、浙江之

  • 章佳

    读音:Zhāngjiā【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凡二十六派,出费雅郎阿、马尔敦章佳、宜海阿拉、巴尔都城、马察、长白山、嘉木湖、哈达、虎尔哈、扎库木、乌喇哈达、特丹村、艾家堡、铁岭、辉发、讷殷、赫济河、吉

  • 梅佳

    读音:Méi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绥芬(23,63,180,260)。【变】 后改为梅姓(180)。【人】 清镶黄旗汉军副都统崔承书之继妻为梅佳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绥芬地方,乃满

  • 读音:Bèi【源】 ①贝,春秋时晋大夫采邑,因氏,见《姓源》(17)。贝氏出清河贝丘,见《姓苑》(11,60)。贝,古州名,春秋时属晋,周置贝州,以贝丘为名。故城在今河北清河。②春秋时蔡邑,以邑为氏,

  • 读音:chū姓也。(见《万姓统谱》)

  • 奇車拉

    读音:Qíchēlā【综】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什泰之妻为奇车拉氏(260)。

  • 读音:Tì《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未详其源。

  • 狂大

    读音:Kuángdà【源】 系自任姓,见《潜夫论》(5)。【变】 亦作〔狂犬〕、〔犬戎〕(5)。

  • 读音:Tán/Tarn【源】 源出不详。江苏武进有此姓(314)。疑系谭姓之讹。